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
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
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
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

杂曲歌辞古离别

凉风轻拂,露珠闪烁,独上高楼望远行人

  1. 诗句释义
  • 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此句描绘了秋夜中凉风习习的景象,同时以“露重”形容天气的寒冷和夜晚的寂静。
  • 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但行人却无法知晓他的思念之情。
  • 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微寒的秋风轻轻吹入室内,明亮的月光洒满了秋池。
  • 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燕子南飞,大雁北归,每年都在提醒人们即将到来的离别。
  1. 译文解读
  • 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清凉的夜风吹拂着木兰树,树叶上凝聚着晶莹的露珠。
  • 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独自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然而远方的行人却无法得知我的思念。
  • 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微寒的秋风吹进了温暖的房间,明亮的月光洒满了静谧的池塘。
  • 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南飞的大雁刚刚到达,北去的鸿鹄已经在路上了,年年都伴随着离别的到来。
  1. 关键词注释
  • 凉风已袅袅(凉爽而轻柔的风):描写了夜深人静时分,秋风拂过树枝,带起阵阵清凉。
  • 露重木兰枝(露水打湿了木兰花的枝干):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夜晚,露水的清冷与树叶的湿润。
  • 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独自一人登上高楼,远眺着行人的背影):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牵挂。
  • 轻寒入洞户(微寒的气息悄然进入室内):暗示了秋天的夜晚,即便有一丝温暖,也被外面寒风所替代。
  • 明月满秋池(明月映照在静谧的池塘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燕去鸿方至(南飞的大雁刚刚到达),年年是别离(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分别的时刻):通过对比自然现象的变化,突出了离别的永恒主题。
  1. 赏析
  • 诗篇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深刻体会和情感体验。
  • 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画面充满诗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