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在斯。
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
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
饰樽光宴赏,入佩奉威仪。
象德曾留记,如虹窃可奇。
终希逢善价,还得桂林枝。
注释:
- 美玉:这里用来形容人。
- 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在斯:抱着美玉的人将去哪里?优秀的工匠就在这个地方。
- 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有了瑕疵宁可自己掩盖,不是石头却有幸被你知晓。
- 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经过雕刻琢磨而成器物,但志向坚定不移。
- 饰樽光宴赏,入佩奉威仪:装饰酒杯来欣赏宴乐,佩戴它来显示威严和仪表。
- 象德曾留记,如虹窃可奇:他的德行如同彩虹一样令人惊奇。
- 终希逢善价,还得桂林枝:最后希望找到一个好的主人,得到桂林的竹子作为奖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美玉的诗,通过赞美美玉来赞美人的品质和才能。诗人以玉比人,寓意深刻,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抱玉将何适”,诗人用“抱玉”一词,表达了对美玉的珍视和爱护,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的珍视和爱护。接着诗人以“良工正在斯”来赞美优秀的工匠,这里的“斯”指代的是那些优秀的人。诗人认为,这些人就像是优秀的工匠一样,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第三句“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诗人以玉石为例,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他认为,即使玉石有瑕疵,也宁可自己掩盖,而不是让世人知道。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
第四句“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诗人以雕刻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坚韧的意志。他认为,经过雕刻才能成为器物,而这种坚韧的意志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种坚韧的意志体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毅力。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继续赞美美玉,同时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人们能够珍视和爱护美玉,同时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最后两句“象德曾留记,如虹窃可奇”,诗人以美玉为例,表达了一种崇高的理想。他认为,美玉的德行就像彩虹一样令人惊奇,这种崇高的理想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激情和渴望。
这首诗以美玉为喻,赞美了人的品质和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