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
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
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注释:
-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
- “暑天”指的是炎热的夏天,“度”意为度过。“岂复”表示不再有。“持觞”指持杯饮酒。整句表达了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很难度过,因此不想再喝酒了。
- 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 “树里”可能是指树荫下。“鸣蝉”是蝉声,“咽”形容声音低沉。“宫中午漏”指的是宫廷里的钟表,“长”意味着时间过得很慢。这句描述了在树荫下听蝉鸣和宫中午时钟表滴答作响的情景。
- 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
- “病夫”指身体虚弱的人,常用来形容心情烦躁或不安定的人。这句话可能是说那些情绪不稳定、焦躁的人会感到更加烦躁不安。
- 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
- “几欲”表示想要。“相寻去”可能是指寻找某人或某事。“红尘”通常指世俗的纷扰,这里可能指的是道路上的尘土。整句表达了想要摆脱世俗纷扰,去寻找某个地方或某个人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情景的古诗。诗中通过描述炎热的夏天、蝉鸣、宫钟声以及烦躁与冷静的人,展现了诗人对夏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的“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表达了诗人在炎炎夏日难以度过,不愿再喝酒的心境;而“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则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景象,蝉鸣声声,宫钟悠悠,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和“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浮躁和平静生活的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夏日的美好与忧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