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
修持经几劫,清净到今生。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
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
诗句注释及赏析:
- 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
- 注释: 太阳从升起到落下,月亮也随着日夜更替。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 赏析: 通过描述自然界的日夜更替,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的心境应如日月般恒久不变,不受外界影响。
- 修持经几劫,清净到今生
- 注释: 修行者历经无数劫数,最终达到了清净的境界。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者经历漫长岁月后所达到的精神境界,以及这种境界对个人的影响。它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理念。
-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
- 注释: 在森林中,人们可以忘却世间的纷扰,看到万物的本质,即“无相”。在人间,情感纠葛是痛苦的根源。
- 赏析: 这句话揭示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宁静与超脱,以及面对人情世故时的烦恼与痛苦。它提醒我们要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 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
- 注释: 我最终决定追随师父而去,不愿被世俗名利所累。
- 赏析: 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选择离开尘世的纷扰,追寻心灵的归宿。这不仅是对物质追求的否定,也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译文:
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
经几劫修持,清净到今生。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
终期逐师去,不拟老尘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将日出月落、草木生长等自然现象与修行者的心境紧密相连,表达了修行者对时间、生命、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修行者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心灵归宿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