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
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
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
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

【注释】

过城南僧院:经过城南的僧院。过:经过,访问。城南僧院:城南边的寺庙。僧院:佛寺。

寺对远山起:寺庙面对着远处的山峰。寺:指南面的寺庙。

幽居仍是师:隐居在这里的僧人还是以前的那位师傅。

斜阳通暗隙:夕阳透过树丛缝隙照在地面上。斜阳:落日余晖,夕阳。

残雪落疏篱:残雪落在稀疏的竹林里。残雪:残留的白雪。

松静鹤栖定:松树安静地站着,白鹤栖息在上面一动不动。静:安静,宁静。

廊虚钟尽迟:走廊空荡荡的,敲响钟声回荡的时间变长了。廊虚:走廊空旷无物。虚:空虚,寂静。

朝朝趋府吏:每天早晨都赶着去衙门。趋:快步走,急匆匆地走路。府吏:官衙。

来此是相宜:来到这里很合适。来此:来这里。相宜:合适。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经过城南的寺庙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采用赋体,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成分。

首联“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两句,写诗人来到寺庙时所看到的景象。“寺”即庙宇;“远山”,指的是山之远者,这里借代远山;“师”,指和尚或尼姑。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寺庙面对远山而起,幽静的居处还是从前的那位师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眼前所见的景象。

颔联“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象。“斜阳”、“暗隙”,指的是夕阳照射在树木的缝隙之中;“残雪”则是指残留的雪。这两句的意思是:斜阳透过树林的缝隙洒在地上,雪花飘落在稀疏的竹篱笆上。

颈联“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两句,写诗人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色。“松静”即松树枝叶不动,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气氛;“鹤栖定”即鹤静静地栖息在树枝上;“廊虚”指廊道空旷,没有人影;“钟尽迟”即钟声悠扬回荡得很慢。这两句的意思是:松树安静地站着,白鹤栖息在上面一动不动。诗人通过这两组意象,表现了寺院中的宁静与安详。

末联“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趋府吏”,指的是每天早晨都赶着去衙门。“来此是相宜”,表示来到这里很合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每天都去衙门,来到这里很合适。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声音、色彩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诗歌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寺院中的宁静与繁忙的官场生活进行了对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