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千馀里,逢春且胜游。
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
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
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

过杜氏江亭

唐代诗人姚合笔下自然景色与人文感悟

  1. 上国千余里
  • 国家广阔,距离遥远
  • 春日胜游,心情愉悦
  • 逢春即有胜景,增添旅行乐趣
  1. 暂闻新鸟戏
  • 暂时听闻鸟鸣嬉戏声
  • 似解旅人愁绪,缓解思乡之情
  • 自然界生机盎然,带来宁静感
  1. 野色吞山尽
  • 山色渐隐于远方天际
  • 描绘壮阔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 表达对无限风光的赞美
  1. 江烟衬水流
  • 江面烟雾缭绕,衬托流动水波
  • 营造朦胧梦幻氛围,引人遐想
  • 体现江南水乡特色与韵味
  1. 村醪须一醉
  • 需借酒消愁愁更愁
  • 饮酒助兴,释放内心压力
  • 强调适时放纵,享受人生乐趣
  1. 无恨滞行舟
  • 无需遗憾停留行船中
  • 随遇而安,欣赏沿途风景
  • 表达乐观积极态度,享受旅途
  1. 赏析
  • 诗歌以细腻笔触描绘江亭之美
  • 通过对比手法展现自然与人的情感
  • 寓情于景,抒发诗人内心世界
    《过杜氏江亭》是一首描绘春天江边美景和诗人情感交融之作。首句“上国千余里”展现了诗人的国家辽阔之感,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段美好旅程。接下来的诗句“逢春且胜游”,则表明无论身处何地,春天总能给人带来新的希望和愉悦。
    第二部分“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捕捉了大自然中的生动细节,不仅让人感受到鸟儿的欢快,还似乎能从中体会到诗人内心的一丝忧愁,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第三四句“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进一步扩展了这幅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最后两句“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则回归现实,表达了在旅途中放下所有烦恼,尽情享受当下的豁达心态。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哲思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