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虏行千里,三军意气粗。
展旗遮日黑,驱马饮河枯。
邻境求兵略,皇恩索阵图。
元和太平乐,自古恐应无。
【注释】《剑器词》三首: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破虏:指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安史之乱时,肃宗率师平叛。千里:形容军队行进的距离很远。三军:指全军,这里泛指唐王朝的军队。意气粗:形容士气高涨。展旗:展开军旗。遮日黑:形容军容威武。驱马饮河枯:形容军马饮水不缺。邻境:指敌国或敌对国家。求兵略:指探求作战的策略和计谋。皇恩:皇帝的命令。索阵图:要求布阵图。元和:指唐宪宗的年号(806—820)。太平乐:指太平时期的音乐。自古:从古至今。恐应无:恐怕不会存在。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所作。当时唐王朝已收复长安城,诗人对朝廷的用兵持怀疑态度,认为战争未必能够取得胜利,因此作此诗以抒怀。
诗中“破虏行千里”,写唐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大获全胜。“三军意气粗”,描绘了军队士气高昂、勇往直前的雄壮气势。“展旗遮日黑,驱马饮河枯”,形象地描写了军队行进的威武雄壮场面。最后两句“邻境求兵略,皇恩索阵图”,反映了唐王朝在战争中采取的积极措施,以及唐王朝与邻国之间的关系等现实问题。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