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掩门扉,穷窘自维絷。
世途已昧履,生计复乖缉。
疏我非常性,端峭尔孤立。
往还纵云久,贫蹇岂自习。
所居率荒野,宁似在京邑。
院落夕弥空,虫声雁相及。
衣巾半僧施,蔬药常自拾。
凛凛寝席单,翳翳灶烟湿。
颓篱里人度,败壁邻灯入。
晓思已暂舒,暮愁还更集。
风凄林叶萎,苔糁行径涩。
海峤誓同归,橡栗充朝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寄贾岛浪仙
悄悄掩门扉,穷窘自维絷。(悄悄掩上门扉,自己感到困窘)
世途已昧履,生计复乖辑。(世间的道路已经迷失,生计又变得混乱)
疏我非常性,端峭尔孤立。(疏远了我非常直率的性格,我因此显得孤单)
往还纵云久,贫蹇岂自习。(来往的人虽很多但时间并不长,贫困窘迫又怎能自己习得?)
所居率荒野,宁似在京邑。(我居住的地方都是荒野,哪里比得上京城繁华?)
院落夕弥空,虫声雁相及。(庭院里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空旷,虫鸣声与大雁的叫声相互交织)
衣巾半僧施,蔬药常自拾。(衣服和头巾多半是施舍的,常常自己采集蔬菜和药物)
凛凛寝席单,翳翳灶烟湿。(睡觉的床铺很简陋,灶上的柴火烟灰湿润)
颓篱里人度,败壁邻灯入。(从倒塌的篱笆旁走过,隔壁邻居的灯光进来了)
晓思已暂舒,暮愁还更集。(清晨的思考稍微放松了一些,傍晚的忧愁又增加了)
风凄林叶萎,苔糁行径涩。(风吹过树林,树叶凋零枯萎,小路上沾满了苔藓)
海峤誓同归,橡栗充朝给。(决心与海峤一样归隐山林,用橡子和栗子来满足日常的生活所需)
注释:
- 悄然:安静的样子。
- 维絷:约束、束缚。
- 履:行走时穿的鞋。
- 非常性:指不拘泥于常规的个性。
- 端峭:指孤傲、高洁。
- 云:这里指朋友。
- 僧施:和尚施舍的物品。
- 翳翳:昏暗。
- 颓篱:倒塌的篱笆。
- 朝给:早晨得到的食物或钱财等。
- 海峤:指海中山峰,泛指隐居之地。
- 橡栗:橡树的果实和栗子,古代的一种食物。
- 夕弥空:傍晚时分的天空显得更加空旷。
- 虫声:指秋末冬初的虫鸣声。
- 翳翳:昏暗的样子。
- 霁:雨后天晴。
- 霁后:雨停之后。
- 林叶萎:指林中的树叶因霜冻而枯萎凋落。
- 苔藓: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 衰败的墙壁和灯火透进的光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贾岛晚年的孤寂心境。开头两句“悄悄掩门扉,穷窘自维絷”描绘了贾岛孤独无助的境遇,他不得不关闭门扉,以躲避外界的纷扰。接着,他感叹“世途已昧履,生计复乖辑”,表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的生计变得越来越困难。第三句“疏我非常性,端峭尔孤立”透露出他对这种困境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性格中的孤傲与高洁。
诗中的“往还纵云久,贫蹇岂自习”进一步揭示了贾岛的生活状况。尽管他的朋友们可能曾经给予过帮助,但他依然感到贫困和孤独。“所居率荒野,宁似在京邑”表达了他对于都市生活的向往和无奈,他更愿意居住在荒凉的野外,而不是繁华的城市。
诗的最后四句“晓思已暂舒,暮愁还更集”反映了他日复一日的生活状态。尽管在清晨他可能会暂时放下忧虑,但到了傍晚,他又会感到新的愁苦。这里的“风凄林叶萎,苔糁行径涩”形象地描绘了他生活环境的艰辛,而“海峤誓同归,橡栗充朝给”则透露出他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贾岛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