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
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
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
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其诗如下:

龙池篇
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
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
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
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关。

注释:

  • 龙池: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之池,多用以比喻帝王的居所或皇家园林。
  • 此龙山:即指龙池所在的山峰,这里指代帝王的居所或皇家园林所在的地方。
  • 谒龙颜:拜见龙颜,形容尊敬、恭敬地拜见帝王。
  • 芙蓉:荷花,这里指夏季的荷花。
  • 夏水:夏天的水,这里指夏季的池塘。
  • 柳湾:指春天的湖边或河边,柳树成行,弯曲如弯月。
  • 尧坛:传说中尧帝祭天之所,也用以比喻帝王的祭天仪式。
  • 舜海:传说中舜帝治理洪水之地,又称舜河。
  • 宝匣:指帝王所用之物,这里指帝王之器物。
  • 烟:指帝王祭天所用之香烟。
  • 舜海渔舟:指舜帝时渔民的渔船,也用以比喻帝王时代。
  • 五云影:古人认为祥瑞之气可以像云一样浮动,这里指帝王的祥瑞之气。
  • 九天关:指帝王居住之地,也用以比喻帝王的领域或地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龙池周围的美景和历史背景,展现了一种对帝王生活和权力的美好向往。首句“龙池初出此龙山”表达了龙池的美丽景色以及它与龙山的紧密联系。第二句“常经此地谒龙颜”则强调了诗人对于拜访帝王之礼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龙池周围的景象。“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形象地描绘了夏季荷花盛开和春天柳树发芽的情景,展现了四季更替的自然之美。“尧坛宝匣余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则通过提及帝王祭天仪式和渔民的渔船,展示了帝王时代的繁华和人民生活的安宁。

结尾两句“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接近帝王并享有尊贵地位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追求。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美景,又反映了社会现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