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
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
因君悟清景,西望一开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在长安任郎中时,与韩员外的闲情逸兴的写照。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庭院图,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朝下抱馀素,地高心本闲。”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早晨起来后,站在窗前俯瞰着庭院的景象。”朝下抱馀素”中的”朝下”指的是早晨起床后的朝气蓬勃;”抱余素”则是指抱持着清新、纯洁的气息,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地高心本闲”则是指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心境变得宁静、悠闲,仿佛置身于无垠的天空之下。
“如何趋府客,罢秩见秋山。”这两句诗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秋日的庭院景象。”如何趋府客”指的是诗人刚刚从官署回来,心中充满了官场的疲惫与压力;”罢秩见秋山”则是指结束了一天的公务工作后,看到远处的秋山景色,感到一种深深的放松与愉悦。
“疏树共寒意,游禽同暮还。”这两句诗则是通过描绘树木和鸟儿的动态来进一步衬托出秋天的氛围。”疏树共寒意”中的”疏树”指的是稀疏的树木;”共寒意”则是指这些树木共同散发着寒冷的气息,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游禽同暮还”则是指鸟儿在傍晚时分归来,它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给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庭院中各种景物的描写,成功地展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内心情感。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