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
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
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
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
诗句解析:
- 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
- “借地”表示借用或借用土地建造。
- “结茅栋”指用茅草搭建房顶。
- “横竹”即横置的竹子,可能作为支撑结构。
- “朝衣”指的是古代官员早晨穿的衣服,这里指代郑拾遗的官职和身份。
- 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
- “秋园”指的是秋季的花园。
- “雨中绿”描绘了雨后园林的景象,绿色显得格外清新。
- “幽居”意味着隐居的生活状态。
- “尘事违”表示避开尘世的纷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 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
- “阴井”可能是指井口被阴影遮挡的地方,显得较为阴暗。
- “夕虫乱”描述傍晚时分,昆虫的活动声杂乱无章。
- “高林霜果稀”描绘了在寒冷的秋日里,高树上的果实稀少。
- 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
- “子”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是对某人的称呼,表现出一种亲切感。
- “有白云意”表达了拥有如白云般飘逸、超脱世俗的想法。
- “构此”意味着创建这个环境或空间。
- “想岩扉”可能是想象中的隐逸之所,“岩扉”可能代表山中的门扉,象征着隐逸生活。
译文:
借地建茅屋,横竹作梁柱。
秋园雨洗绿,幽居远离尘。
阴井夜晚虫鸣乱,高林霜降果稀少。
你怀有如云之志,构想这隐逸之家。
赏析: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雨中的田园景象。第一句“借地结茅栋”直接点明了诗人利用现有土地来搭建住所的行为,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第二句“横竹挂朝衣”则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身着朝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庄重而又不失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秋园雨中绿,幽居尘事违”通过对秋天雨后花园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都市喧嚣的疏离。而“阴井夕虫乱,高林霜果稀”则以静制动,通过描绘夜晚井下虫鸣和林间霜降的情景,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子有白云意,构此想岩扉”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这里的“子”可以理解为诗人本人或者朋友,他们有着像白云一样飘渺、自由的生活理想。而“想岩扉”则进一步将这种思想具象化,想象出一个如同山间小径一般隐秘、清幽的居住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深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