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
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
【注释】
- 释子:对僧人的尊称。
- 恒璨:僧人名。
- 一来:指偶然来访。
- 赊:遥远,这里指远。
- 自是:自然。
- 看山花:观赏山上的花。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寺观而作。首二句点出寺院的偏僻幽静;三、四句表明自己来此并非为了问讯,而是随意游玩,欣赏山中美景。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远,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趣。
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
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
【注释】
独守袁生辙出自《对雪赠徐秀才》,独守袁生辙的作者是:韦应物。 独守袁生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独守袁生辙的释义是:独自守护袁生的车辙。 独守袁生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独守袁生辙的拼音读音是:dú shǒu yuán shēng zhé。 独守袁生辙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8句。 独守袁生辙的上半句是: 无为掩扉卧。 独守袁生辙的全句是: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无为掩扉卧出自《对雪赠徐秀才》,无为掩扉卧的作者是:韦应物。 无为掩扉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为掩扉卧的释义是:闭门不出,隐居自守。 无为掩扉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无为掩扉卧的拼音读音是:wú wèi yǎn fēi wò。 无为掩扉卧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7句。 无为掩扉卧的上半句是:乱绪陵新节。 无为掩扉卧的下半句是:独守袁生辙。 无为掩扉卧的全句是
乱绪陵新节出自《对雪赠徐秀才》,乱绪陵新节的作者是:韦应物。 乱绪陵新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乱绪陵新节的释义是:乱绪陵新节:指纷乱的思绪冲击着新春佳节。 乱绪陵新节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乱绪陵新节的拼音读音是:luàn xù líng xīn jié。 乱绪陵新节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6句。 乱绪陵新节的上半句是: 妍光属瑶阶。 乱绪陵新节的下半句是:
妍光属瑶阶出自《对雪赠徐秀才》,妍光属瑶阶的作者是:韦应物。 妍光属瑶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妍光属瑶阶的释义是:妍光属瑶阶:美丽的雪光属于瑶台般的台阶。这里“妍光”指雪的美丽光芒,“属”是归属于的意思,“瑶阶”则是用美玉装饰的台阶,比喻高雅的地方。整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雪光洒在台阶上,显得格外美丽和高洁。 妍光属瑶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妍光属瑶阶的拼音读音是
千林散春雪出自《对雪赠徐秀才》,千林散春雪的作者是:韦应物。 千林散春雪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千林散春雪的释义是:千林散春雪:指春雪飘落,覆盖了千千万万的林木,散布着春天的气息。 千林散春雪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千林散春雪的拼音读音是:qiān lín sàn chūn xuě。 千林散春雪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4句。 千林散春雪的上半句是: 晨起望南端。
晨起望南端出自《对雪赠徐秀才》,晨起望南端的作者是:韦应物。 晨起望南端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晨起望南端的释义是:清晨起床,望向南边。 晨起望南端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晨起望南端的拼音读音是:chén qǐ wàng nán duān。 晨起望南端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3句。 晨起望南端的上半句是:霭霭阴还结。 晨起望南端的下半句是:千林散春雪。
霭霭阴还结出自《对雪赠徐秀才》,霭霭阴还结的作者是:韦应物。 霭霭阴还结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霭霭阴还结的释义是:霭霭阴还结:阴云浓重,又凝结成雪。 霭霭阴还结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霭霭阴还结的拼音读音是:ǎi ǎi yīn hái jié。 霭霭阴还结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2句。 霭霭阴还结的上半句是:靡靡寒欲收。 霭霭阴还结的下半句是: 晨起望南端。
靡靡寒欲收出自《对雪赠徐秀才》,靡靡寒欲收的作者是:韦应物。 靡靡寒欲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靡靡寒欲收的释义是:靡靡寒欲收:寒冷即将消散。 靡靡寒欲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靡靡寒欲收的拼音读音是:mí mí hán yù shōu。 靡靡寒欲收是《对雪赠徐秀才》的第1句。 靡靡寒欲收的下半句是:霭霭阴还结。 靡靡寒欲收的全句是: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
但望东原绿出自《寄子西》,但望东原绿的作者是:韦应物。 但望东原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望东原绿的释义是:但望东原绿:只愿家乡的东原草色常青。 但望东原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但望东原绿的拼音读音是:dàn wàng dōng yuán lǜ。 但望东原绿是《寄子西》的第12句。 但望东原绿的上半句是: 日夕上高斋。 但望东原绿的全句是:日夕上高斋,但望东原绿。
日夕上高斋出自《寄子西》,日夕上高斋的作者是:韦应物。 日夕上高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日夕上高斋的释义是:日夕:傍晚时分;上:登上;高斋:高敞的书斋。释义:傍晚时分登上高敞的书斋。 日夕上高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风格是:诗。 日夕上高斋的拼音读音是:rì xī shàng gāo zhāi。 日夕上高斋是《寄子西》的第11句。 日夕上高斋的上半句是:残帙犹见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意思是:远远地知道郡斋的夜晚,被冻僵的雪封住松林和竹子。“郡斋”是指官署中的书房或厅堂,“冻雪封松竹”的意思是:寒气逼人,松竹都被冻僵了,可见是冬天。“时有山僧来,悬灯独宿”意思是:不时有山中僧人到来,独自在书房里点着油灯过夜。 【答案】 ①遥知郡斋夜(遥:远;知:知道)译文:远远地知道郡斋的夜晚。②冻雪封松竹(封:封住、覆盖; 松竹
【注释】 柳叶:柳条。别指柳絮。寒塘:冷清的池塘。高阁:高楼。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别来:离别已久。寂寞:孤单,凄凉。 【赏析】 诗中描写了一幅寒霜笼罩的秋日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写景。“柳叶遍寒塘”是说柳条已经铺满了整个池塘,暗示着天气转凉。次句写情。“晓霜凝高阁”是说清晨的霜气凝结在高楼上,暗示着时间已到清晨。第三四句是说自从和友人分别后,自己一直逗留在这冷清的池塘边
【注释】 览:观察,此指观赏。子:你。抱:怀有。沉疾:重病。滁城:即滁州,今安徽省滁县。霜露:喻指时令。变:变化,指凋零。窗下:室内。无世情:不被世俗所沾染。 【赏析】 《赠李处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天宝三年(744)。诗人以“览”字起韵,“览”字下得很轻,只是轻轻一瞥,然后便将注意力移向了窗外,窗外的景色也随即进入读者的视线。诗人用“览”字,表明自己此时正在欣赏一幅优美的图画
诗句:迹与孤云远,心将野鹤俱。 译文:我的足迹远离了尘世喧嚣,我的心跟随那自由自在的野鹤。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怀。“迹”指的是诗人的足迹,“孤云”指孤独的云彩,这里用以比喻诗人远离纷扰的世界。“心将野鹤俱”表达了诗人想要像野鹤一样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通过与“孤云”相比,突显出诗人心境之高远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具体到这首诗,应从内容、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写年轻时去太学读书,因有傲气而看不起同学;“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说时光已过去三十年,自己如今在海角天涯行走,岁月蹉跎,年华老去,感叹人生易逝,世事沧桑
【注释】 ①怜傲吏:指怜惜那些刚直不阿的官吏。綦毋三,人名。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那些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官吏的同情和怜惜;次联写诗人想借春日的帆影告诉淮阴客人何时归来?第三联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全诗语言简炼,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