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
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
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
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
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注释】
- 献岁:献上一岁之意。
- 岁日:即岁旦,新年伊始的日子。
- 寄:寄送,赠送。
- 京师:指长安。
- 诸季端武:诸公子端武。
- 深恻:深深悲痛。恻,悲伤。
- 侨居:客居。
- 归缘:归乡的缘分。
- 亲爱:亲人。
- 始觉:才觉察到。
- 世务:世俗之事。
- 少事:早年任职。
- 河阳:地名,在今河南孟县。
- 晚守:晚年任官。
- 淮南:地名,在今安徽寿县东北。
- 平生:平生以来。
- 几会:几次聚会。
- 蹉跎:虚度岁月。
- 昨日:昨天。
- 符竹:指符竹令,官名。
- 家贫:家境贫困。
- 部曲:军队编制单位,部下士兵。
- 车马:车辆和马匹。
- 闲:闲暇的时候。
- 酒为偶:饮酒作乐为伴。
- 默以道自诠:默默以道家之言自我解释,意谓不张扬。
- 松:指松树。
- 南岩寺:位于长安城南的寺庙。
- 涧泉:山间小溪的水流声。
- 异术:不同的治国方法或策略。
- 责:责备。
- 来年:未来之年。
- 归:回归。
- 凿:开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绩(字无功)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所作,当时他已辞官家居,过着隐逸的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厌倦的心情,以及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诗人用“献岁”一词表达了他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祝福,同时,也透露出他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哀伤。这种忧思源自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人的牵挂。而“侨居”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他在外地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颔联“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深知亲情的重要性,因此每当与亲人分离的时刻,他都深感痛苦和不安;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逐渐意识到了世事的纷繁复杂,这些纷扰常常让他感到束手无策。这两句诗充分展现了他的深沉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
颈联“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则回顾了他早年和后来的仕途生涯。“河阳”指的是当时的郡治所在地,而“淮南”则是他晚年任职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分别代表了他早期和晚期的不同经历,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同时期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尾联“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更是直抒胸臆。诗人感慨自己一生中经历了很多次离别和重逢,但最终都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成为遗憾。而“蹉跎年”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两句“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他曾经担任过符竹令这样的官职,但由于家庭贫困而不得不放弃。而如今,他已经回到了家乡,开始了隐居的生活。这里的“留连”二字,既表达了他对过去的留恋之情,也暗示了他对新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世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这种情感的真实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