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诗句翻译

  •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两位道士分别居住在庐山的两个山峰。
  •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挥动双手于云霄,头发在阳光下微风中吹动。
  • “清夜降真侣”:在寂静的夜晚,降临了真正的朋友(可能指神仙或修行中的伴侣)。
  • “焚香满空虚”:点燃香火填满虚空。
  •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内心有无所求的乐趣,自然就远离世俗之烦扰。
  • “道尊不可屈”: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轻易屈服的。
  • “符守岂暇余”:守护符咒的道士哪有闲暇的时间?
  •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敬仰地在高处设斋,希望得到一些书卷。

注释

  • 庐山: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面,因山间云雾变幻多端而著名。
  • 两道士:指山上的两位修炼者。
  • 矫掌白云表:形容手掌如白云般飘浮在空中。
  • 晞发阳和初:阳光温暖的时候,头发被风吹拂的样子。
  • 清夜降真侣:在静谧的夜晚降临真正的修行伙伴。
  • 焚香满虚空:将香燃烧到充满整个空间。
  • 无为乐:不追求功利的快乐。
  • 自然与世疏:超脱于世俗之外,与自然和谐相处。
  • 道尊不可屈: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轻易屈服的。
  • 符守岂暇余:守护符咒的道士哪有闲暇的时间?
  • 高斋:可能是道士居住的高台上的草堂、斋室。
  • 遥致敬:敬仰地遥望。
  • 示一编书:希望传授给我一些书籍。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庐山道士的生活环境和修行方式为主题,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生活环境以及淡泊名利的修行态度。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对道教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理解和认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