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词弃浮靡,贞行表乡闾。
未真南宫拜,聊偃东山居。
大藩本多事,日与文章疏。
每一睹之子,高咏遂起予。
宵昼方连燕,烦吝亦顿祛。
格言雅诲阙,善谑矜数馀。
久局思游旷,穷惨遇阳舒。
虎丘惬登眺,吴门怅踌躇。
方此恋携手,岂云还旧墟。
告诸吴子弟,文学为何如。
【注释】
①南宫:汉时指御史大夫,后为尚书令、吏部尚书的别称。这里指京城长安。②东山:晋代孙登隐居浙江剡县(今浙江嵊州)的东山顶上,后人称其居所为东山。③藩:指地方长官。④烦:(1)烦恼,烦扰;(2)烦琐,烦乱。⑤善谑:善于戏谑。矜:夸耀。⑥游旷:闲游旷达。⑦阳舒:阳光明媚。⑧虎丘:山名,在苏州南郊。⑨吴门:古吴郡,今江苏苏州,古称姑苏。⑩方:正。⑩恋携手:依恋地握着手,表示舍不得分手。⑩旧墟:故城遗址。
【赏析】
《赠丘员外二首其二》是一首赠别诗。此诗先述丘员外“贞行”之德,再写诗人对丘员外高才大德的钦仰和赞美之情,最后抒发了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致深长感人。
开头两句:“高词弃浮靡,贞行表乡闾。”意思是:高妙的言辞抛弃浮华的习气,高尚的行为表现于乡里邻里之中。这两句赞颂了丘员外高超的语言才能和高尚的道德行为,突出了丘员外才华出众、品行端庄的特点。
第三四句:“未真南宫拜,聊偃东山居。”意思是:尚未真正到京城任官,暂且隐居在东山。这是说丘员外还未被朝廷任命到官职,只是暂时隐居于山林之中。
五、六两句:“大藩本多事,日与文章疏。”意思是:朝廷中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因此我每天忙于撰写文章。这里既表明了丘员外尚未得到朝廷的任用,也反映了他勤于政事、关心国家大事的品质。
接下来两句:“每一睹之子,高咏遂起予。”“子”指丘员外。意思是:每次看到你的文章,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丘员外才华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第七八句:“宵昼方连燕,烦吝亦顿祛。”“燕”通“宴”,晚上和白天都在宴会中度过,烦恼忧虑也随之消失了。这里的“燕”字,既形容了宴会的气氛热烈热闹,又暗示了丘员外的高尚品格。
第九十句:“格言雅诲阙,善谑矜数馀。”“格言”指正确的言论或道理。“雅诲”指高雅的教诲。“阙”指欠缺。“善谑”指善于开玩笑,“矜”即夸耀。意思是:虽然有高尚的言论和教诲,但也不乏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这两句既指出了丘员外的优点,又委婉地提出了建议。
第十一句:“久局思游旷,穷惨遇阳舒。”意思是:长期的仕途生涯让我思念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当心情郁闷时又希望阳光能普照大地。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又透露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十二三句:“虎丘惬登眺,吴门怅踌躇。”意思是:登上虎丘山可以尽情地观赏景色,而站在吴门(苏州)远眺则令人感到无限留恋。这两句既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又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第十四句:“方此恋携手,岂云还旧墟。”意思是:就在这个时候依恋地握着他的手,哪里想到回到故乡呢?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丘员外的感情深厚,又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第十五句:“告诸吴子弟,文学为何如。”意思是:向所有的吴地子弟们请教,文学到底是怎样的呢?这既是对丘员外的赞扬,也是对自己的激励。
这首诗以赞美丘员外的高才大德为主题,通过对丘员外生活经历的具体描述,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品德。同时,诗人在赞美之余,也不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