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
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寂性常喻人,滞情今在己。
空房欲云暮,巢燕亦来止。
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
感至竟何方,幽独长如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端居感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一、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沈沈积素抱: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积累。

  • 注释:沈沈,形容心情沉重。积素,指长时间积累的感情。

    2. 婉婉属之子:形容儿子温柔可爱。

  • 注释:婉婉,形容温柔可爱。属子,即儿子。

    3. 永日独无言:描述了一个人独自度过漫长的时间,没有言语交流。

  • 注释:永日,长时间。独无言,没有言语交流。

    4. 忽惊振衣起:表达了一种惊讶的情感,突然起身的动作。

  • 注释:忽惊,表示突如其来的惊讶。振衣起,突然起身。

    5. 方如在帏室:形容环境或氛围就像在闺房中一样。

  • 注释:方如,正像。帏室,指闺房。

    6. 复悟永终已:重新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

  • 注释:复悟,重新意识到。永终已,生命的有限性。

    7. 稚子伤恩绝:表达对孩子的思念之情。

  • 注释:稚子,孩子。伤恩绝,因为思乡而感到悲伤。

    8. 盛时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流水一般迅速。

  • 注释:盛时,鼎盛时期。若流水,如同流水一般。

    9. 暄凉同寡趣:描述天气变化无常,使人感到不快。

  • 注释:暄凉,天气的变化。同寡趣,同样让人感到不快。

    10. 朗晦俱无理:形容天气晴朗或阴暗都没有规律。

  • 注释:朗晦,晴朗或阴暗。俱无理,没有规律。

    11. 寂性常喻人:表达内心的寂静与外界相似,常常被误解。

  • 注释:寂性,内心的寂静。常喻人,常常被误解为他人。

    12. 滞情今在己:表达情感的停滞不前现在只存在于自己心中。

  • 注释:滞情,停滞不前的情感。今在己,只存在于自己心中。

    13. 空房欲云暮:形容房间空荡荡的,天色即将黑下来。

  • 注释:空房,空荡荡的房间。欲云暮,天色即将黑下来。

    14. 巢燕亦来止:燕子也来到空荡荡的房屋筑巢。

  • 注释:巢燕,筑巢的燕子。亦来止,也来到这里栖息。

    15. 夏木遽成阴:夏天的树木迅速长出茂密的枝叶。

  • 注释:夏木,夏天的树木。遽成阴,迅速长出茂密的枝叶。

    16. 绿苔谁复履:绿苔覆盖的地方,没有人再走过的痕迹。

  • 注释:绿苔,覆盖在地上的绿色苔藓。谁复履,没有人再走过的痕迹。

    17. 感至竟何方:对人生感慨至极,究竟要去哪里?

  • 注释:感至,对人生感慨至极。竟何方,究竟要去哪里?

二、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居住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中的“空房”、“暑热”等字眼体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同时,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居住时的内心感受和对外在环境的感知。诗人以深情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融入到自然景物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