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褥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注释】
受命:受委命。恤人隐:体察民间的苦痛。兹游:这次的游览。鸣驺:响马声。前旌:前面飘扬着的旗帜。青冥:青色的天空,指山巅。台砌:台阶。绿褥:绿色地毯。填壑:填满沟壑。跻:登,登上。叠石构云房:在岩石上建造了像云一样的房屋,形容建筑精巧。经制:指道路、桥梁等工程。缭绕:曲折回环的样子。新泉:新的泉水。阴壁:背光的一面。高萝:高大的松萝。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在树林中休息,喝清凉的水。物累:外物(名利)的牵累。疲氓:疲惫不堪的百姓。未忘:未能忘怀。
【赏析】
本篇描写琅琊山寺的建筑和风景,表现了诗人对山寺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点明自己奉命前来游览琅琊山寺,但因公务繁忙,未能及时到达。
颔联“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描绘出山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优美。鸣驺和前旌都是声音的表现,而这里的“鸣”和“响”则给人以听觉的感受。幽涧和崇冈则分别指山寺周围的幽深的山谷和高大的山峰。
颈联“青冥台砌寒,绿褥草木香”,进一步描绘了山寺周围的景色。青冥和绿褥都是颜色的描写,而这里的“青”和“绿”则给人以视觉的感受。台砌和草木则分别指山寺周围的台阶和草木。
尾联“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山寺周围的美丽景色。填壑和跻花界都是动词的描写,而这里的“填”和“跻”则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云房则是山寺的一种建筑风格,用来形容建筑精巧别致。
全诗语言简练生动,通过对山寺建筑和周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