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见石。是时春向深,两岸草如积。
迢遰望洲屿,逶迤亘津陌。新树落疏红,遥原上深碧。
回瞻洛阳苑,遽有长山隔。烟雾犹辨家,风尘已为客。
登陟多异趣,往来见行役。云起早已昏,鸟飞日将夕。
光阴逝不借,超然慕畴昔。远游亦何为?归来存竹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晚渡伊水》是一首描写作者在伊水上的所见所感。

诗句翻译与注释:

  • 诗的第一句“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见石”描述了作者在伊水中行走的情景。这里的“伊水”指的是伊河,是一条流经洛阳的河流,清澈见底。伊水的清流和石头让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丽。
  • 第二句“是时春向深,两岸草如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天到来时,伊河两岸的草地郁郁葱葱,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 第三、四句“迢遰望洲屿,逶迤亘津陌”表达了作者对伊河两岸的美景的向往。远眺洲屿,逶迤连绵的津陌(古代道路)让人心旷神怡。
  • 第五句“新树落疏红,遥原上深碧”继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新长出的树木挂满了疏落的红色花朵,远处的原野上覆盖着深深的绿色。
  • 第六句“回瞻洛阳苑,遽有长山隔”回忆了作者曾经居住的地方洛阳。突然之间被高耸入云的长山隔断,让人感慨万分。
  • 第七、八句“烟雾犹辨家,风尘已为客”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虽然还能分辨出家乡的烟雾,但自己已经成为了游子,身处异地他乡。
  • 第九句“登陟多异趣,往来见行役”反映了作者在外旅行的艰辛。不断攀登和下降,旅途中不断见到奔波劳累的人们。
  • 第十、十一句“云起早已昏,鸟飞日将夕”描写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昏暗,鸟儿开始飞回巢中,预示着太阳即将落山。
  • 第十二、十三句“光阴逝不借,超然慕畴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时光荏苒,不可追回,因此他更加珍惜当下,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第十四、十五句“远游亦何为?归来存竹帛”表达了作者的思考。远离家乡,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即使远游也无所谓得失,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保存自己的记忆。

赏析:
《晚渡伊水》是王维晚年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既有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家乡的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