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翊南边宿雾开,行人一步一裴回。
谁知此地凋残柳,尽是高欢败后栽。
《咏史诗·沙苑》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以冯翊南边宿雾开为背景,描绘了行人在沙苑地区行走时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冯翊南边宿雾开。”
这一句描述了冯翊南部的宿雾逐渐消散,为下文的叙述提供了时间和环境的背景。宿雾开意味着天气转晴,为接下来的活动铺垫了基础。
第二句:“行人一步一裴回。”
这句通过“裴回”二字形容行人每走一步就会停下来思考,反映出行走者的迷茫和不确定感,也暗示了沙苑的荒凉与萧瑟。
第三句:“谁知此地凋残柳,尽是高欢败后栽。”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沙苑的景象,指出这里的柳树都已凋零残败,这些柳树都是高欢战败之后所栽种。通过“凋残柳”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权贵兴衰的历史规律。
胡曾在《咏史诗·沙苑》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通过对沙苑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社会历史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个人的悲悯情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