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注释:

五月,驱兵进入不毛之地;月明之夜,泸水边瘴气浓密。

誓将雄才谋略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岂惧七纵征伐,劳累蛮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通过咏史诗的形式,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五月,驱兵进入不毛之地;月明之夜,泸水边瘴气浓密。”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的荒凉景象。五月,正值夏季,而此时却已经进入了荒无人烟的地区,可见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月明之夜,泸水边上弥漫着瘴气,这种瘴气往往与瘴疠(指疟疾、热病等)有关,象征着战争的苦难和疾病的肆虐。

“誓将雄才谋略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岂惮征蛮七纵劳。”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才能的自豪。诗人发誓要用他的雄才谋略来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这是一种对忠诚和信任的回报,同时也表明了诗人愿意为国家付出自己的努力。而“岂惮征蛮七纵劳”则表达了诗人对征战的热情和决心,他认为征伐蛮人是他的职责所在,即使需要七次征战也不会感到疲劳。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责任的认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