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嗟墨翟少风流,急管繁弦似寇雠。
若解闻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头。
【注释】
朝歌 :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
墨翟(zhì):墨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墨家创始人,主张“非攻”、“兼爱”、“尚贤”。
寇雠(chóu):仇敌,仇人。
解:理解,领略。
肉味:美味,比喻音乐的美妙动听。
【赏析】
首两句是咏史之词。诗人以《史记?项羽本纪》所载的“吾闻李牧善养士,君得善用之乎”为引,表明自己仰慕古代善于任用有才能的人。而眼前之景,则与项羽自比于李牧、乐毅相类。
“长嗟墨翟少风流,急管繁弦似寇雠。”前句以墨翟自比,后句以管弦之声比之仇雠。墨翟,即墨子,名翟,春秋末期鲁国人,曾游历各国讲学,反对兼并战争,提出“兼爱”“非攻”等主张,被尊称为“至圣”。他虽少风流,却能“摩顶放踵利天下”,故后人称其为“大丈夫”或“圣人”。“急管繁弦”四字,形容管弦乐器奏出的曲调急促而繁密;也形容乐曲节奏急促、音调杂乱。“似寇雠”三字,指管弦之声像仇人般刺耳难听。
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项羽重权轻才的反感和对人才不重视的遗憾。
后二句写项羽听韶乐时的感触。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曾在鸿门宴上听刘邦弹奏的《大风歌》。项羽听罢,感慨地说:“彼其为人,盖不足数”(他们这些人,实在不值得一提)。这里化用其事,意谓项羽听了那悠扬动听的曲子,却无动于衷,甚至想置刘邦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诗人并不这样看,他认为,只要项羽能够听懂那美妙的音乐,领悟其中的滋味,他就不会做出那样愚蠢的事情。这两句诗寄寓着深刻的含义,它既表现了诗人对项羽听曲时态度的不满,又表达了他希望项羽能明是非、辨善恶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从咏史的角度来写项羽听音乐,别具匠心。作者将墨翟和管弦乐合在一起作比,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最后,诗人巧妙地将项羽与刘邦作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