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长驱十万人,可怜梁武坐蒙尘。
生前不得空王力,徒向金田自舍身。

咏史诗金陵

侯景长驱十万人,可怜梁武坐蒙尘。

生前不得空王力,徒向金田自舍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首句“侯景长驱十万人”,直接点出了历史事件——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以及其规模之大,达到了十万人之多。这一句描绘了当时战况的宏大和紧张,也为下文的战争场面做了铺垫。

次句“可怜梁武坐蒙尘”,则是对梁武帝萧衍的描写。萧衍在面对侯景的威胁时,不得不选择逃离自己的国家,这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无奈和失败。同时,“坐蒙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即权力的斗争和国家的兴亡往往源于内部的腐败和无能。

第三句“生前不得空王力”,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斗争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不能逃避命运的安排,而是由王权的力量来决定一切。这体现了一种宿命论的观点,也是对于历史的深刻批判。

最后一句“徒向金田自舍身”,则是指侯景最终选择了自尽,结束了这场混乱的战争。这句诗既是对侯景的结局的讽刺,也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它告诉我们,无论个人如何强大,都不可能逃脱命运的安排,而应该珍惜生活,努力向前。

这首诗通过对侯景之乱的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