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节忽排烟,苏君已得仙。
命风驱日月,缩地走山川。
几处留丹灶,何时种玉田。
一朝骑白虎,直上紫微天。
【解析】
“羽节”:用羽装饰的节拍。“苏君”:使君,指仙人。“日月”“山川”:指仙境中的日月和山川。“丹灶”:《史记·封禅书》载,黄帝时有神人降,黄帝上山,逢神人,与语,至日中西归,见祠官,问:“神何由是?”对曰:“受天符。”帝乃太蒸,祭于郊上帝,祝辞云:“天报我五饵。”神人乃相飨。数日之后,帝清晨再拜祠,祝版说:“天子太一,令云气雨血,以除江东之疫;太一,请以一日斋。”后三日,有司奉板到县斋宫,太一乘云驾黄龙,车两轮,驾白虎,迎祠台上。
【答案】
译文:羽节忽飞烟起,苏仙已得仙。命令风驱日月,缩地走山川。几处留丹灶,何时种玉田。一朝骑白虎,直上紫微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道教神仙故事的诗歌。全诗通过描写仙人的升天过程,表现了诗人对长生不老、飞身成仙的向往之情。
首句写仙人乘坐羽节升天的情景。羽节,即用羽毛装饰的节拍。这里指仙人乘坐的羽节忽地飘起烟雾,仿佛在升腾。“苏君已得仙”一句,是对羽节起舞的描写,同时暗示着仙人的升天。
第二句写仙人乘风而行。风,本是自然现象,但在这里却是神奇的力量,能驱使日月运行,使山河变换。这一形象化的描述,不仅写出了风的神力,而且突出显示了风的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这两句写仙人乘风而行,速度之快,速度之快,变幻莫测,极言风的神力。
第三句写仙人缩地而行,可以走到遥远的山水之间。这一形象化描述,不仅写出了仙人神通广大,而且突出了其神奇速度之快。
最后三句写仙人留下炉灶和土地,并祈求上天赐福。“丹灶”,古代炼丹用的炉子。《史记·封禅书》载:黄帝时,神人降,黄帝上山,遇神,与语,至日中西归,见祠官,问:“神何由是?”对曰:“受天符。”帝乃太蒸,祭于郊上帝,祝词云:“天报我五饵。”神人乃相飨。数日之后,帝清晨再拜祠,祝词说:“天子太一,令云气雨血,以除江东之疫;太一,请以一日斋。”后三日,有司奉板到县斋宫,太一乘云驾黄龙,车两轮,驾白虎,迎祠台上。
末句写仙人骑着白虎升天。“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白虎的形象特征。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描写道教神仙故事的诗歌,但其艺术手法却相当高明,特别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想象,将仙人的仙道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