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
弟妹不知处,兵戈殊未休。
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
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
【诗句释义】
- 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余独加焉:贼兵围城,诗人与萧韦二书生同为重病所苦,而其他同伴都已痊愈。
- 恍惚之中因有题:诗人在昏迷中作诗。
【译文】
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
弟妹不知处,兵戈殊未休。
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
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乱世中与同僚们共同患难、同病相怜的情景。首句写诗人与萧韦二书生同为重病所苦;“寻愈”二字表明他们很快都病愈了。第二句写其余同伴都好了,只有诗人没有好转。第三句写诗人的病情加重。第四句写诗人的精神状态。“恍惚”是说诗人在病中精神恍惚,神志不清。“因”就是因此的意思。“有”指有感而发。“题”,即题诗。诗人在昏沉之中,因忧国忧民而题诗。
全诗以“独”字领起,写诗人独受疾病之苦而其他人却都康复了。“独”字突出其孤独凄凉的处境。中间四句,诗人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自己和他人处境的不同。前两句,写自己孤零零地躺在病榻上,而别人都好了,只有他一人还在受苦。后两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胸中疑晋竖”一句,诗人想象如果敌人攻破城池,自己就会成为晋国的谋臣,因而感到恐惧。“耳下斗殷牛”一句,诗人想象如果敌军攻到城下,自己就会听到敌人的战鼓声,因而感到恐怖。这两句都是虚写,但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更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凄惶之状。最后两句,写诗人虽然身在他乡,但心系故土,想到故乡亲人,不禁泪流满面。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清新明快,感情真挚深沉。全诗通过描写诗人自己的遭遇,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