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俱此地,此地是何乡。
侧目不成语,抚心空自伤。
剑高无鸟度,树暗有兵藏。
底事征西将,年年戍洛阳。
在唐代诗人韦庄的笔下,《重围中逢萧校书》是一首饱含情感与哲理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及赏析:
相逢俱此地:这句诗描绘了两位主人公在此地意外相遇的场景。”此地”在这里指代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情境,可能是一个充满战争和危机的环境。这里的“是何乡”表达了一种迷茫和不确定的感觉,暗示着这个地方并非他们所期望的安全之所。
侧目不成语:此句表达了由于环境的压力和内心的恐惧,使得主人公们无法直视对方的眼睛进行交谈,只能通过侧视来交流。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环境的压迫和个人的无助感。
剑高无鸟度: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孤独的景象,主人公举剑高悬,但似乎连鸟儿也难以飞过。这里象征着主人公的孤立无援和对自由的渴望。
树暗有兵藏:描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树木茂密,似乎隐藏着士兵。这可能隐喻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担忧。
底事征西将:这句诗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还要征召西边的将领来保卫这个地方。这反映出一种对战争目的的质疑,以及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年年戍洛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困境,即每年都要被迫出征,保卫洛阳。这种重复的征战生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安危之间的深刻联系。
韦庄的《重围中逢萧校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战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复杂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