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巢由栖隐地,百川唯说颍源清。
微波乍向云根吐,去浪遥冲雪嶂横。
万木倚檐疏干直,群峰当户晓岚晴。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曾是巢由栖隐地,百川唯说颍源清”。
在这句诗中,“曾是巢由栖隐地”指的是曾经是巢父和许由隐居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巢父”和“许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高洁之士,他们选择远离尘世喧嚣,过着简朴的隐居生活。韦庄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志向与情感,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去浪遥冲雪嶂横”。
这一句中的“去浪”可能是指水流或波浪,而“雪嶂横”描绘了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象,即远处的山峰被冰雪覆盖,显得格外雄伟。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可能隐喻着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群峰当户晓岚晴”:
“当户”意味着山峰直插云霄,而“晓岚晴”则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照射下的山峦呈现出的清新与明亮。这句诗通过描绘山的轮廓和晨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诗人心境的象征——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一片清净之地。
“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临川试问尧年事”,似乎在询问是否还有像唐尧那样的圣明之主存在,或者是否有机会实现理想中的治国理念。接着,“犹被封人劝濯缨”则暗示了尽管现实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仍有人提醒或鼓励人们保持清廉和正直,就像古代贤者曾子(孔子弟子)被卫国的贤大夫蘧伯玉推荐戴洁净的帽子那样。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韦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隐逸文化的向往,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和反思。同时,这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