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
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
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
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注释】
上元县: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420—424年)改吴郡为上元,建武元年(423年)复为吴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后因避宋文帝刘劭讳,改名上元。
角逐:斗争。兴亡:兴旺和衰败。尽此中:都在这里。
有家:指封建国家或家庭。皆梦:都是空幻的。为龙为虎:比喻当权者。亦成空:也成了空。残花旧宅:凋零的花朵、破旧的宅院。悲江令:哀悼江令。江令是晋代诗人江淹的字。落日青山:落日的晚霞,青翠的山峦。吊谢公:悼念谢安。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止竟:到底。霸图:指称霸天下的计划、谋略。石麟:传说中麒麟的角。无主:没有主人。卧秋风:像卧病在床一样躺在秋天凉爽的风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以“上元县”作题,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
首联写“上元县”,点明时代背景,并概括了南朝三十六位英雄争夺天下的史实。他们有的成为帝王将相,有的身败名裂,但究其实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斗争罢了。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又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颔联写“上元县”的历史风云变幻无常,指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无论是为国家、为自己而奋斗,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幻的闹剧;无论他多么威猛强大,最终也是一无所获、徒然枉自牺牲。
颈联写“上元县”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残花旧宅悲江令”,“残花”与“落日”相对照,写出了“上元县”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悲江令”则是对那些身败名裂的亡国之臣的嘲讽。“江令”即江淹,南朝齐梁时期的文人。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而且寄寓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深思考。
尾联写“上元县”如今的萧条破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上元县”未来命运的忧虑之情。“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意思是说,尽管统治者们费尽心机,施展种种手段,但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到头来不过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影子罢了;而那些显赫一时的权势,如今都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一座荒凉的古庙,默默地承受着秋风的吹拂。
这首诗通过对“上元县”历史风云的描写,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兴衰规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