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
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
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
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注释】
前年分袂陕城西:前年在陕西分手。
去浪指期鱼必变:意思是说,你离开之后,我的生活就像水中的鱼一样,一切都会改变。
关河自此为征垒:关河之地从此成了战场。
城阙于今陷战鼙:城阙之地现在被战争蹂躏,变成了战场。
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谁还会认为世间的道路都是平坦的,就像鸟巢里一样呢?当燕子飞来时,还会记得我曾经居住过的旧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送别友人史馆李学士时写的。诗中表现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首句“前年分袂陕城西”,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和朋友分别的时间发生在前年,而在陕城西面。这里既表明了送别的时间,也暗示了这次分离的原因。
第二句“醉凭征轩日欲低”,描绘了诗人在送别之际的情景。他倚靠在车边,看着太阳快要落山,心情沉重。这里使用了“醉”和“凭”两个词语,表现出诗人在送别时的失意和无奈。
第三句“去浪指期鱼必变”,寓意着朋友离去后,自己的命运也会发生变化。这里的“去浪”可以理解为朋友离去后的孤独和无助,而“鱼必变”则暗示了这种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句“出门回首马空嘶”,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的情景。他回头望去,只见马儿空嘶长鸣,似乎在为他送行。这里的“回首”和“空嘶”都表现出了诗人的不舍和遗憾。
第五句“关河自此为征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担忧。关河之地从此会成为战场,意味着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危险。这里的“征垒”可以看作是战争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
第六句“城阙于今陷战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国家的影响。城阙之地如今已经被战争蹂躏,成为战场。这里的“陷战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城市带来的破坏和灾难。
最后一句“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去的回忆。他认为,即使世事艰难险阻,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会像燕子一样找到自己的巢穴。这里的“谁谓世途陵是谷”,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世道人心的感慨,而“燕来还识旧巢泥”则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怀念和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