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长安清明
早春时节,我因伤春而梦见雨纷纷。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那芳草更茂盛。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上马蹄声乱,红叱拨马嘶鸣。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当年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注释:
- 蚤是伤春梦雨天:蚤是,即早春,伤春,因天气变暖而产生的伤春之情;梦雨天,梦中见到雨纷飞的景象。
- 可堪芳草更芊芊:可堪,难以承受,芊芊,形容草地茂密繁盛的样子。
- 内官:皇帝身边的宦官。
- 初赐清明火:指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开始时,皇帝赐给大臣们火种,表示祭祀的正式开始。
- 上相:指宰相,此处可能指的是唐代的韦皋(gòu),他曾任宰相。
- 闲分白打钱:指在闲暇之余,皇帝与大臣们一起分钱玩耍。
- 紫陌:紫色的小路。
- 红叱拨:一种马匹,红色的。
- 绿杨高映画秋千:绿杨树高大挺拔,衬托出秋千的图案色彩鲜艳如画。
- 游人记得承平事:游客们还记得过去的太平盛世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写了清明节期间长安城的热闹景象。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心情。
首句“蚤是伤春梦雨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雨绵绵的天气。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这里提到了皇帝赐给臣子的火种和官员们一起分钱玩耍的情景,展示了朝廷中的欢乐气氛。
第三、四句“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则是描绘了长安城街道上的景象。紫陌是指紫色的道路,红叱拨是一种马匹,绿杨则是高大挺拔的树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句诗通过色彩鲜艳的景物,展现了长安城的美丽与繁荣。
第五、六句“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承平事”指的是过去的和平盛世,而“风光似昔年”则是诗人对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的描述,展示了清明节期间长安城的热闹场景和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活动,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