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维芳月季,宸极众星尊。
佩玉朝三陛,鸣珂度九门。
挈壶分早漏,伏槛耀初暾。
北倚苍龙阙,西临紫凤垣。
词庭草欲奏,温室树无言。
鳞翰空为忝,长怀圣主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朝中官员在朝廷上忙碌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震维芳月季,宸极众星尊:
- “震维”指的是天地之间,“芳月季”则是指美好的时节。这里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 “宸极”指的是帝王的居所,即皇宫。“众星尊”则是指众多朝臣都在这里,共同侍奉皇帝。
- 佩玉朝三陛,鸣珂度九门:
- “佩玉”指的是佩戴着玉石制成的饰品,象征着高贵的身份。“朝三陛”则是指早晨三次走过宫廷台阶,形容官员们早起勤政。
- “鸣珂”指的是马车上挂着响铃,表示出行。“度九门”则是指通过九个城门,形容官员们繁忙的出行。
- 挈壶分早漏,伏槛耀初暾:
- “挈壶”指的是拿着水壶,“分”是分配的意思,“早漏”则是清晨时分的水漏声。这里描绘了官员们在清晨开始一天工作的场景。
- “伏槛”指的是站在台阶上向下看,“耀初暾”则是指初升的太阳,这里的“暾”是日出时天空中的红色,形容阳光明媚。
- 北倚苍龙阙,西临紫凤垣:
- “苍龙”和“紫凤”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比喻皇宫的建筑风格。“倚”是倚靠的意思。
- “阙”是古代宫门的意思,“垣”是围墙的意思。这句诗意味着官员们背靠高大的皇宫建筑,面向壮丽的皇宫大门。
- 词庭草欲奏,温室树无言:
- “词庭草”指的是宫廷中的花草树木,“温室树”则是指温室中的植物。“欲奏”是指即将演奏。
- 这句诗意味着宫廷中的花草树木正在等待奏乐,而温室中的植物却沉默不语。这里的“无言”可能是暗指植物无法像人一样表达情感或意见。
- 鳞翰空为忝,长怀圣主恩:
- “鳞翰”指的是鱼身上的鳞片和羽毛,这里比喻官员们的才华和能力。“忝”是羞愧、有愧的意思。
- “长怀圣主恩”意味着官员们总是怀念皇帝给予的恩宠和关怀,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这句话表达了官员们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朝廷官员忙碌的工作场景,展现了唐朝官场的繁荣景象。诗句中使用了大量象征性和修饰性的词汇,如“震维芳月”、“宸极众星尊”、“佩玉朝三陛”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初暾”、“苍龙阙”、“紫凤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历史的气息。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词庭草欲奏”与“温室树无言”,以及“长怀圣主恩”与“鳞翰空为忝”,使得整首诗既有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