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乡县西郭,改观揖中条。
第蓄终南小,交□□□遥。
崦深应有寺,峰近恐通桥。
为语前村叟,他时寄采樵。
【注释】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北。改观:改变观点。终南:山名。小:指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交□□□:地名。遥:遥远。崦深应有寺:山色入烟处,应是寺院隐没于深山之中。峰近恐通桥:山峰接近的地方,可能有通往桥梁的路。他时寄采樵:以后请代我寄去砍伐的柴火。
【赏析一】此诗描写了登华山途中所见景物,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
首联两句点出题面,写从虞乡(虞乡县)西郭望见中条山,觉得它改变了原来的样子。“揖”,是拱手的意思。“终南”句,是说华山一带山势险峻、层叠起伏。
颔联两句写远望华山之景。“交□□□”,是地名。“遥”字写出了华山的高峻。“崦深应有寺”,是说山色进入烟雾之处,应是寺院隐没于深山之中。
颈联两句写近观华山之景,“峰近恐通桥”。这两句用拟人化手法,将山与道路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华山险要的特点。“为语前村叟”,是说请代我寄去砍伐的柴火。
此诗写登山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羁绊、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奇特新颖,风格清新隽秀,意境高远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