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南塘烟雨时,好风摇动绿波微。
惊离晓岸冲花去,暖下春汀照影飞。
华屋撚弦弹鼓舞,绮窗含笔澹毛衣。
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鸂鶒的外形和姿态,后四句写鸂鶒的生活。“一宿南塘烟雨时”点明地点和时间,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为下一句“好风摇动绿波微”作铺垫。颔联两句,描绘了鸂鶒的神态动作。颈联两句,描写鸂鶒的生活习性。尾联两句,抒发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在南塘过夜,烟雨朦胧,好风轻吹,水面轻轻摇晃着。清晨醒来,惊散一群花上飞去。暖和的春日阳光洒在水汀上,照见它的影子在水中荡漾。华丽屋舍中的人们弹奏起弦乐器,欢歌跳舞;绮丽窗棂含着笔,淡描着轻柔美丽的毛衣。看见画屏之后,常常长长地回望,怎么舍得把它放回到鸟笼里呢?赏析: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前八句写鸂鶒的外形、神态、动作等,后四句则表现其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首联点出鸂鶒所在之处——南塘。“烟雨时”,暗示此时天气多云阴雨,空气湿润,环境幽静,给人以静谧、安详之感。这正符合鸂鶒栖息之所,也为其下文的生动描绘提供了背景。
颔联“好风摇动绿波微”一句,用拟人手法写鸂鶒的动态。诗人抓住了一个最富有动感的细节——好风拂动水面,摇得水中的波纹微微荡漾。“摇动”“微”二字,把鸂鶒活泼可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以华屋、绮窗来衬托鸂鶒的生活环境。“撚弦”、“弹鼓舞”是鸂鶒的特有行为,也是其生活习性。“华屋”与“绮窗”都是富贵人家的象征,“含笔澹毛衣”则表明鸂鶒在室内被养着,没有自由。这些词语的运用都极具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尾联两句,抒情成分较多,但并不晦涩难懂。“争得”一词表现出诗人对于鸂鶒自由的向往之情。“雕笼莫放归”既表明了诗人对鸂鶒的关爱,也表达了他希望鸂鶒能够重获自由的愿望。这两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通过对鸂鶒的外形、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细致入微的描述,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