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佳赏固难期,昨夜销魂更不疑。
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
赖将吟咏聊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
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内容,把握其情感和主旨;然后仔细阅读注疏,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的情感。
“八月十六日夜月”,首句即点明时间与地点,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与场景。
“断肠佳赏固难期,昨夜销魂更不疑。”这两句写出诗人夜半的所闻所见。“断肠”一词,是说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色,内心感到痛苦,难以忍受。“昨夜销魂”是写昨夜的所见所感,也是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境。“更不疑”是说诗人对昨夜的景色更加深信不疑。
“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这两句写诗人所看到的景物。“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这两句诗中,“丹桂影”指月亮映在桂花树上,因为桂花颜色红黄,所以叫丹桂。“绿槐阴”指槐树的影子。“绿槐阴在鹊无枝”,鹊桥相会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事情,但鹊鸟却无法飞到银河上去,只能望着对岸的牛郎织女,因此称鹊鸟为“无枝”。这里的“绿槐阴”是指鹊桥上槐树的影子。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眼中所见之景,表现出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
“赖将吟咏聊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这两句诗中,“赖将吟咏聊惆怅”是说诗人用吟咏来排遣内心的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是说诗人早就习惯了离别的痛苦。这里的“疏顽”是指诗人的性格,而“耐别离”则是诗人对于离别的态度。
“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这两句诗中,“堪恨”是说诗人感到遗憾。“贾生”指的是汉代辞赋家贾谊,他曾经因政治上的失意而悲叹自己的命运,痛哭流涕。“不缘清景为忧时”是说不应该因为清美的景色而忧虑自己的前途。这里的“清景”指美丽的景色,这里的“忧时”则是指忧愁国家大事。
【答案】
译文:
八月十六日夜看月亮
如此绝代的美景实在让人难以企及,可昨夜我依然神思恍惚不能自持。
月光照耀下的桂花树枝条空荡荡的,明亮的月亮上有露水珠子。
槐树下的绿荫浓密如盖,喜鹊却找不到栖息之处。
只有借吟咏来排遣内心的惆怅,早早就学会了如何忍受离别的痛苦。
可恨贾谊也曾痛哭流涕,不能因为他只关心清雅的景色而不担忧国家大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在美好春光面前所产生的复杂情感:既赞叹春天的美好,又感叹自己不能与爱人相聚的痛苦。
首联以设问开篇:“断肠佳赏固难期,昨夜销魂更不疑。”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此绝美的景色实在让人难以企及,可昨夜我还神思恍惚不能自持。这里的“断肠”形容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之情。“断肠”一词,是说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色,内心感到痛苦,难以忍受。这两句诗写出了主人公面对美景时的心情。
诗人描绘了他所见到的美景: “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 这两句诗中,“丹桂影”指月亮映在桂花树上,因为桂花颜色红黄,所以叫丹桂。“绿槐阴”指槐树的影子。“绿槐阴”是指鹊桥上槐树的影子。这两句诗通过诗人眼中所见之景,表现出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赖将吟咏聊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 这两句诗中,“赖将吟咏聊惆怅”是说诗人用吟咏来排遣内心的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是说诗人早就习惯了离别的痛苦。这里的“疏顽”是指诗人的性格,而“耐别离”则是诗人对于离别的态度。这里的“疏顽”是指诗人的性格,而“耐别离”则是诗人对于离别的态度。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这两句诗中,“堪恨”是说诗人感到遗憾。“贾生”指的是汉代辞赋家贾谊,他曾经因政治上的失意而悲叹自己的命运,痛哭流涕。“不缘清景为忧时”是说不应该因为清美的景色而忧虑自己的前途。这里的“清景”指美丽的景色,这里的“忧时”则是指忧愁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