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注释】

送王判官: 送别王判官。判官,指僚属或幕下办事的官吏。王判官,即王僚。

明月开三峡: 月光照临三峡。三峡,长江中游的三个峡谷: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花源出五溪: 花源,地名,在今湖南省西南。五溪,即辰溪、溆浦、洞口、武冈、黔阳县等地名,皆在湖南。

青壁里: 青壁关,古关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

烟火绿林西: 指巴东郡(今湖北境内)的山色和村落。绿林,指深山中的丛林,也泛指山林。

仙路迷: 神仙之路难辨。

巴东: 地名,在今湖北省东部,汉水入江处。下归棹: 回舟。归棹,指船。

莫待夜猿啼: 不要等到夜里听到猿猴的啼声而后悔出发太晚。

【赏析1】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王判官而作。首联写景,以“三朝”起句,写出了三峡之阔,以及明月照耀下的景色。颔联写离别之情。颈联写对王判官的关切之情。尾联写诗人的嘱咐。全诗写得委婉含蓄,情真意切。

【赏析2】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首先从空间的角度描写了三峡的壮丽景象:“月明三峡开”。接着又写了三峡两岸的景物:青石垒砌的高墙内是繁华的城池,绿树成荫的树林里传来阵阵炊烟。然后诗人又从时间的角度来写王判官远行的情景:不因路途遥远而感到焦虑,只担心仙途险阻难以辨认。最后诗人又叮嘱王判官不要因为夜晚猿猴的啼叫而耽误了行程。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很有特色,它把送别的内容写得非常委婉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诗中没有直接说王判官要去的地方是哪里,而是通过三峡、城壁、烟火、绿林等具体事物来暗示王判官将要远赴他乡;同时也没有直接说王判官远行的艰辛与危险,而是通过写王判官不畏长途旅行的辛苦与艰险,来表现他对远行的从容与坦然;此外还用“莫待夜猿啼”这样的话语来提醒王判官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诗中蕴含的真情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