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客中销,崎岖力自招。
问人寻野寺,牵马渡危桥。
为雨疑天晚,因山觉路遥。
前程何处是,一望又迢迢。
【注释】
涂次:途中停留。偶作:偶然写成的诗。
岁月客中销:岁月在旅途中消磨殆尽。
崎岖:山路不平、高低不平。力自招:用力量去攀登。
野寺:乡村寺庙,指山间寺庙。
牵马渡危桥:牵着马渡过危险的桥。危桥:高险的桥。
为雨疑天晚:因为下雨,怀疑天色晚了。
因山觉路遥:因为山势连绵,觉得道路遥远。
前程何处是:前面的路通向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流寓外地的途中,表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感慨。
首联“岁月客中销,崎岖力自招。”两句以“客中”“崎岖”二字点明时境与心境。一个“客”字表明了诗人流寓异乡、漂泊异地的身份;一个“消”字,则表达了他在外奔波劳累、消磨时光的心情。“岁暮”,年华老去,时间匆匆流逝。“客中销”,即在客居生活中消磨掉了年华,意味着诗人对这种消磨深感惋惜。而“崎岖”,则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难坎坷,以及他在艰难困苦中奋力前行的情景。“力自招”,即自己努力地去克服困难,攀爬艰险,这既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精神境界,也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悲苦与无奈。
颔联“问人寻野寺,牵马渡危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野寺”指乡村寺庙,它远离都市,环境清幽。“危桥”则是高峻险要的桥梁,需要攀爬起来过河。“问人”说明作者不是一个人独自行动,而是有向导或者同伴陪同。“牵马”则表明他骑着马,而不是步行。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他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出他的行程之长、路途之艰。“危桥”二字还暗示了他所面对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他在困境中所展现出来的坚韧和毅力。
颈联“为雨疑天晚,因山觉路遥。”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为雨”是因为雨水将至,天空显得更加昏暗,仿佛天色已晚。“因山”则是因为山势连绵起伏,使人感觉到山路漫长,难以到达。“晚”和“遥”这两个字都传达出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惊讶和无奈的情绪。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尾联“前程何处是,一望又迢迢。”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前程”指的是前方的道路或目标。“何处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一望又迢迢”则形容了诗人眼前的景象非常遥远,令人感到距离和距离感。这两句不仅总结了前文的内容,而且通过提问和感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异乡他乡的艰辛与挣扎。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前途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