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陶镕妙,谁教羽翼全。
五金池畔质,百和口中烟。
觜钝鱼难啄,心空火自燃。
御炉如有阙,须进圣君前。

诗句释义

1. 不假陶镕妙 - “陶镕”在这里指的是陶瓷的制作,意味着经过精心打磨和塑形。“不假陶镕妙”表达了一种自然美,无需人为雕琢即可显现其美好。

2. 谁教羽翼全 - “羽翼全”通常用来比喻人有完全的能力或准备。此处可能是说没有人教会它(香鸭)如何展翅飞翔,或者它的羽翼尚未完全展开,需要时间成长。

3. 五金池畔质 - “五金”一般指金属,而“池畔”则暗示了一个平静的环境。这里的“五金池畔质”可能指香鸭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没有受到过多的人工干扰或污染。

4. 百和口中烟 - “百和”可能是指香料或调味料,而“口中烟”形容这些物质的味道如同烟雾般细腻、柔和。这可能表示食物烹饪时,这些香料和调味品的作用就如同烟雾缭绕,增添食物的独特风味。

5. 觜钝鱼难啄 - “觜钝”指的是喙不够锋利或尖锐。这里用来形容香鸭的喙虽然有力,但不够锐利,以至于捕捉小鱼变得困难。

6. 心空火自燃 - “心空”可能指的是心态或精神状态,而“火自燃”则形容内心的渴望或激情自然而然地燃烧起来。这句话可能表达了香鸭内心的热情和活力,即使在外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能自我激励。

译文

不须陶冶成佳器,自有天成之妙处。
非教羽翼俱完善,何来翱翔天际时?
金砂滋养池塘畔,百味调和入口脂。
笨拙喙尖难以捕,空怀热情自燃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香鸭的生长过程与特性,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天赋与生命力。首句强调了天然之美无需人为雕琢,突出了自然与和谐的主题。第二句通过“谁教羽翼全”,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是否每个人都具备成功所需的一切条件?这引发了对命运和环境影响的深入思考。第三句描绘了香鸭在自然环境中的成长状态,反映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第四句通过“百和口中烟”,形容香鸭食物烹饪中的精细调味,体现了美食文化中对细节的关注。最后两句则从香鸭的内心出发,表达了它尽管面对局限,但仍然能够激发内在的动力和激情,展现了动物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整首诗通过对香鸭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生活以及人类自身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