藋藋拂清流,堪维舴艋舟。
野虫悬作饵,溪月曲为钩。
雨润摇阶长,风吹绕指柔。
若将诸树比,还使绿杨羞。
蚕妇非尧女,渔人是子猷。
湖边旧栽处,长映读书楼。
【注释】
藋藋:一种植物,又名藋草。
舴艋舟:小舟。
野虫悬作饵:用野虫作为鱼饵。
溪月曲为钩:月光曲折如同钓鱼的钩子。
雨润摇阶长,风吹绕指柔:雨水湿润了台阶,风轻轻地吹拂着它;形容雨后春笋生长的样子。
若将诸树比,还使绿杨羞:如果要与其它树木相比,恐怕连那垂柳也会感到羞愧。
蚕妇非尧女,渔人是子猷:这里的“蚕妇”和“渔人”分别指代作者本人。
【赏析】
《钓丝竹》是一首描写垂钓的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宁静怡人的水乡景色,诗人以清流、舴艋舟、溪月、湖边旧植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钓丝竹”,直接点题。诗人用笔轻松自如,不假雕琢,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颔联“野虫悬作饵,溪月曲为钩”,诗人以野虫悬于空中,溪月弯曲如钩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垂钓时的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惬意。
颈联“雨润摇阶长,风吹绕指柔”,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后的景色,雨水滋润着台阶,微风吹拂着它;形象地描绘出垂钓时的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惬意。
尾联“若将诸树比,还使绿杨羞”,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较的手法,将垂钓与绿杨进行了比较,表达了自己对垂钓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色彩,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水乡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