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合沧洲钓与耕,忽依萤烛愧功成。
未游宦路叨卑宦,才到名场得大名。
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
钱财尽是侯王惠,骨肉偕承里巷荣。
拙赋偏闻镌印卖,恶诗亲见画图呈。
多栽桃李期春色,阔凿池塘许月明。
寒益轻裯饶美寝,出乘车马免徒行。
粗支菽粟防饥歉,薄有杯盘备送迎。
僧俗共邻栖隐乐,妻孥同爱水云清。
如今便死还甘分,莫更嫌他白发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从体裁与内容两个方面整体把握诗歌情感。“自咏十韵”为题目,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作者的自述,表现了作者的生平事迹,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答案】

译文:我本来就应该像渔夫那样在沧海边垂钓种田,忽然又因为有了萤火虫的光,而感到惭愧,因为我没有完成自己的功业。我没有去当官,只是做了个小小的官员,才刚到了名场就获得了好名声。我到过梁苑两年时间陪客人游玩,温陵十年时间辅助朝廷,做双旌的辅佐大臣。我的钱都是王侯赐给的,我的兄弟姊妹都承继里巷的荣耀。我写的诗只听说过镌印出售,我的恶诗亲眼看到被画成画图。种了很多桃树李树,希望春色常存,凿开池塘让月亮照进屋里。寒冷的天气更加喜欢薄被暖床,出门乘车骑马,免去徒步行走。勉强能支起豆粟,防止饥荒,有酒有菜招待来客。和僧道们住在一起,过着隐逸生活,妻子儿女都喜欢水边的云彩景色。如今死了也甘心,不要嫌弃我白头发增多。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以及对人生的感慨。首联“只合沧洲钓与耕,忽依萤烛愧功成”,点明自己一生经历的艰辛,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颔联“未游宦路叨卑宦,才到名场得大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仕途上的失意的感慨,但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富贵非吾愿,归休遂初志”。颈联“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则表现了作者在官场的辛酸。尾联“钱财尽是侯王惠,骨肉偕承里巷荣”,则是对自己的家庭幸福的肯定。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看淡、追求清静生活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