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
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风起洞庭秋。
扣船过曲浦,飞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
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
日下大江平,烟生归岸远。
岸远闻潮波,争途游戏多。
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

【注释】

棹:划。棹歌:船夫唱的歌。

翠楼:女子所住的高楼。

霜丝:白色的丝绸。青桂楫:青竹做的船桨。兰枻(yì):用兰花装饰的船桨。紫霞舟:紫色的彩霞般的船。

曲浦:弯曲的水边。

杜若:一种香草。

洲长殊未返:洲长的水路远没有回去的意思。

萧散云霞晚:形容傍晚时分,云霞飘渺,景色优美。

日下大江平:太阳下山后,大江变得平静。

烟生归岸远:烟雾升起,远处的岸边被笼罩。

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因为歌声,所以来了一位赵津的女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上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诗人以船为媒介,把人们引入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使人们对江南的山水产生了美好的联想。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写的是船上女子的装束和妆容,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其中“银钩”指女子佩戴的银首饰,“翠楼”即翠绿的高楼。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也反映了江南女性的生活场景。接下来的句子“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则具体描述了船的装饰和颜色。其中“霜丝”指的是白丝绸制成的船桨,“青桂楫”则是用青色竹子制成的船桨;“兰枻”是用兰花装饰的船桨,“紫霞舟”则是用紫色的彩霞般绚丽的色彩装饰的船。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感受到那里的宁静与和谐。

“水落金陵曙,风起洞庭秋”两句,则展现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金陵是古代中国的一座名城,这里的黎明时分,水面上倒映着初升的太阳,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洞庭秋”则是指洞庭湖在秋天的景象,这里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扣船过曲浦,飞帆越回流”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活。这里的“曲浦”和“回流”都指曲折的水道和水流的回旋,而“飞帆”则表示船只行驶的速度很快,给人一种速度感和动感。

“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两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远方的景色。这里的“桃花浪”和“杜若洲”都是江南地区的特色景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香飘”二字则表达了花香四溢、弥漫开来的美景。

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谐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