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客戍金微,愁闺独掩扉。
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
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

【注释】1、闺怨:女子思念远行丈夫的诗歌。

2、征客:外出作官的人,或远行的客人。

3、金微:地名,在今陕西。

4、愁闺:愁闷闺中。

5、半榻:指卧榻。

6、花絮落残机:比喻织女之巧,如花絮落于残机的织梭上。

7、褪暖蚕初卧:形容春蚕即将吐丝。

8、巢昏燕欲归:燕子将要回到自己的巢穴了。

9、春风日向尽:春天已经快要过去了。

赏析:
此诗写一位闺阁中的思妇,从春到夏,由昼到夜,以极其精炼的笔触和细腻的感情描绘出她对夫君的思念。全诗语言朴实,却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征客戍金微”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诗人以“征客”自居,是说自己像出征在外的行人一样,远离家园,身负使命。“戍金微”,即戍守在边关的金城(今甘肃兰州)。“金微”是古代郡名,在今甘肃临洮县一带,这里泛指边塞之地。
“愁闺独掩扉”,紧承上句,说这位远行之人在金城的边关上,只有自己一人独守空闺,默默无闻。“独掩扉”三字,把一个思妇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既显示了她的孤寂,又表现了她对夫君的深情。
“尘埃生半榻,花絮落残机。”两句诗通过描写居室的凌乱不堪和纺织机上的残花,烘托出思妇内心的烦乱和不安。“尘埃”二字,既是对室内环境的客观描述,又是对人物心情的间接烘托。“生”字用得十分巧妙,将室内的尘垢堆积得如此之多,可见思妇心绪之乱;“落”字则将花絮随风飘洒的情景表现得生动传神,也暗示了思妇心中无尽的忧愁。这两句诗虽然只是简单的景物描写,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
“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褪暖”二字,写出了蚕已吐丝成茧,但还未来得及完全脱去旧皮,因此仍显得有些暗淡无光;“初卧”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蚕刚刚从茧中挣脱出来时的柔弱和无助。而“巢昏燕欲归”一句,则通过燕归巢的情境,反衬出人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悲哀之情。这里的“巢昏”,既是对燕子归巢的描写,也是对思妇内心孤独寂寞情感的隐喻。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这两句诗通过对春风的描绘,表达了思妇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本应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但对于思妇来说,春天的到来却带来了无尽的忧伤。因为她知道,春天终将过去,而自己却无法与心爱的人一同度过这个美好的季节。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伤感,使得这两句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同时,这也暗示了思妇内心深处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思妇在春天里的孤独生活。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等方面的细致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