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进三公下,台臣百揆先。
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
恩级青纶赐,徂装紫橐悬。
绸缪金鼎席,宴饯玉潢川。
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
乐池歌绿藻,梁苑藉红荃。
骑转商岩日,旌摇关塞烟。
庙堂须鲠议,锦节伫来旋。

【注释】

1.特进:正三品。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李峤曾任此职。

2.台臣百揆先:百官之首。

3.孝图:孝子图,指《孝经》。

4.祠主:指祭祀主神的神位。

5.青纶:青色的绶带,古代大臣的官服。

6.徂装:指丧服。

7.金鼎席:指祭器。

8.玉潢川:指代京城长安。

9.北斗分征路:北斗星代表方位,此处借指皇帝出征之路。

10.东山:指代作者的住所,位于长安东面。

11.乐池:指宫廷中的音乐场所。

12.梁苑:指代洛阳一带。

13.骑转:骑马疾驰。

14.旌摇:旌旗在风中摇摆。

15.庙堂:指朝廷或官府。

16.鲠议:直言敢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李峤去入宫参加祭祀活动,所以诗题是“送特进李峤入都祔庙”。首联写李峤的身份地位,颔联写祭祀仪式,颈联写赏赐,尾联写送别的场面。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而送别之因则是祭祀。祭祀是国家的重大礼仪,也是皇帝亲自参与的活动。所以,作为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必须参加祭祀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用。李峤因为担任这一职务,所以被召入朝,参加祭祀活动,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然而,由于祭祀仪式十分隆重,需要准备大量的供品和礼仪用品,因此,李峤需要回家准备,这就不得不请假。于是,就有了这首送别诗。

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没有太多的情感表达。它主要是客观地描述了送别的场景,包括了人物、地点、时间等。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诗歌,就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内涵。例如,首句中的“送”字,就暗示了诗人送别的心情,以及送别的无奈与不舍;再如,最后一句中的“锦节伫来旋”,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峤的祝福与希望。

这首诗在形式上也很有特点。全诗共八句,每句七言,押韵严谨。这种形式既符合唐代诗歌的规范,又使得整首诗显得朗朗上口,易于诵读。同时,这种形式也使得诗歌的结构更加紧凑,主题更加突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