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裔烟屿鸿,双影旦夕同。
交翰倚沙月,和鸣弄江风。
𦶜若茂芳序,君子从远戎。
云生阴海没,花落春潭空。
红泪掩促柱,锦衾罗薰笼。
自伤琼草绿,讵惜铅粉红。
裂帛附双燕,为予向辽东。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遥裔烟屿鸿(遥裔烟屿鸿)
- 解释: 遥远的地方,烟雾缭绕的岛屿上,有一只大雁。
- 注释: “遥裔”表示遥远,“烟岛”指云雾笼罩的小岛。“鸿”(大雁)在古代诗中常用来象征书信或远方的消息。
2. 双影旦夕同(双影旦夕同)
- 解释: 成对的影子,早晚都在一起。
- 注释: “双影”通常用来描述两个相似的事物或人形影不离。“旦夕”指的是早晚,形容持续的时间。
3. 交翰倚沙月(交翰倚沙月)
- 解释: 交换书信,靠在沙滩边观赏月亮。
- 注释: “交翰”是指交换书写的信件,“倚沙”描绘了倚靠在沙滩上的宁静景象,“月”是夜晚的象征。
4. 和鸣弄江风(和鸣弄江风)
- 解释: 和谐的声音,在江风中轻轻摇曳。
- 注释: “和鸣”通常用于描述声音的优美和谐,“弄”在这里可以看作是模仿或者响应的意思。“江风”代表了自然风声。
5. 𦶜若茂芳序(𦶜若茂芳序)
- 解释: 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排列着繁复的香气。
- 注释: “𦶜若”(一种植物名,可能是一种花卉或草本植物)在这里被用作比喻,用来形容芳香四溢的样子。“茂芳序”意味着芬芳而繁盛的场景。
6. 君子从远戎(君子从远戎)
- 解释: 君子们跟随军队出征,前往遥远的边疆。
- 注释: “君子”指的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从远戎”即随军出征到远处的战场。
7. 云生阴海没(云生阴海没)
- 解释: 云朵产生于阴郁的天空,覆盖了整个大海。
- 注释: “阴海”暗喻天空阴沉、天气阴暗,与大海相呼应,形成一幅壮观的景象。
8. 花落春潭空(花落春潭空)
- 解释: 春天的花朵随着落花而飘散,在清澈的潭水中荡漾。
- 注释: 描述了春天花朵凋零的景象,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景的短暂。
9. 红泪掩促柱(红泪掩促柱)
- 解释: 悲伤的情绪通过红泪遮掩住急促的敲击琴柱。
- 注释: “红泪”代指悲伤的泪水,“促柱”则形容快速且急促地弹奏琴弦。
10. 锦衾罗薰笼(锦衾罗薰笼)
- 解释: 华丽的锦被和香料被放置在香熏笼中。
- 注释: “锦衾”指的是绣有精美图案的丝制被子,“罗薰笼”则是用来放置香料的盒子,通常用来散发香味。
11. 自伤琼草绿(自伤琼草绿)
- 解释: 自己感叹像绿色的琼草那样脆弱。
- 注释: “琼草”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青春,这里特指绿色植物。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12. 讵惜铅粉红(讵惜铅粉红)
- 解释: 怎么舍得放弃如铅粉般的鲜艳红色呢?
- 注释: “铅粉”常用以形容颜色鲜艳或质地细腻,这里强调颜色的鲜明和对比。表达了对于色彩之美的珍视。
整体分析
这首诗是一组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五言绝句。首句“遥裔烟屿鸿”设定了一幅远离尘嚣的自然景象,引出接下来的抒情主题。第二句“双影旦夕同”和第四句“和鸣弄江风”,分别描述了与友人共度时光和欣赏自然之美的情景。第五句“𦶜若茂芳序”通过植物的形象来赞美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第六至第八句“君子从远戎”“云生阴海没”“花落春潭空”,通过战争、天气变化和季节更替,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变化。第九句“红泪掩促柱”和第十句“锦衾罗薰笼”则是情感表达的具体场景,反映了内心的忧伤与慰藉。最后两句“自伤琼草绿”和“讵惜铅粉红”,则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传达了对生命易逝的哀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