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方新岁自然悲,三友那堪更别离。
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
三边罢战犹长策,二国通和藉六奇。
伫听莺迁当此日,归鸿莫使尺书迟。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所作,当时作者正在成都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好友王十三判官去松州幕府的一首七言律诗。
岁日送王十三判官之松州幕府
异方新岁自然悲,三友那堪更别离。
虏酒未倾心已醉,愁容相顾懒题诗。
三边罢战犹长策,二国通和藉六奇。
伫听莺迁当此日,归鸿莫使尺书迟。
注释:
- 岁日:旧时在春节、新年时,亲友之间互相赠送礼物表示祝福,称为“岁日”。王十三判官即将离开,所以用“岁日”来表达祝福。
- 异方:指不同的地方。新岁:新的一年。自然悲:自然而然地感到悲伤。因为离别,所以感到悲伤。
- 那:多么,怎么。三友:古人认为有三种朋友,即琴瑟、薰炉、砚台。这里指琴瑟、薰炉等物。更:更加,进一步。别离:离别。
- 虏酒未倾:指吐蕃入侵时,唐朝军队饮酒庆祝。倾:倒满。心已醉:意思是说虽然已经喝了吐蕃的酒,但内心却已经陶醉了。
- 愁容相顾:形容他们彼此相顾,都带着忧愁的表情。懒题诗:懒得写诗。
- 三边:指中国西北边疆的三个地方,分别是河西、陇右、剑南。罢战:停止战争。犹长策:仍然有长远的策略。
- 二国:指吐蕃和回鹘两个国家。通和:和平相处。藉六奇:凭借六种策略,即兵法中常用的六种战术,如围、攻、守、退、进、伏等。
- 伫听:期待着听到。莺迁:指鸟儿筑巢,比喻事物发展顺利,进展快。
- 归鸿:指大雁,古人常以大雁比喻书信。莫使尺书迟:不要让大雁飞得太慢,以致延误了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送别好友王十三判官去松州幕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