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年催白发新,身如麋鹿不知贫。
时时亦被群儿笑,赖有南山四老人。
【注释】
山中书怀寄张建封大夫:在山中写下此诗来表达我的情怀。
昨日年催白发新,身如麋鹿不知贫。
昨天岁月催人老,头发却像秋天的白杨;身子像麋鹿,却不知道自己贫穷。
时时亦被群儿笑,赖有南山四老人。
我有时也受孩子们的嘲笑,幸好有南山上的四位老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隐居深山中的诗。诗人借“山中”这一环境,表现自己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安慰和宁静。
首联两句以“昨日”领起,点明时令,写出了作者因年岁而添白发,自叹衰老的情态。这两句是说,岁月不饶人,转眼间,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了;自己现在虽然还保持着一副健壮的体魄,但毕竟已感到力不从心,不能不与一般的人一样,变得“不知贫”了。“身如麋鹿”一句,既形容自己的体貌,又比喻自己的境况。古人把麋鹿比作仙物,表示羡慕。这里用“麋鹿”,是暗含着作者自己希望摆脱尘俗,进入神仙世界的意思在内。“不知贫”三字,则表明他并不想求官,不愿过那种奔波劳碌、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
颔联写自己的境遇。“时时”两句是说,我时常被人取笑;但幸亏有南山上的四个老头儿,他们能给我以精神上的支持。“群儿”句是说他受到人们的嘲弄。“赖有南山”句则是说,幸而南山上还有四位老人。“南山四老人”,是隐指当时社会上一些正直的长者。“赖”就是“幸亏”,意思是说,没有他们,我也就无法在这里过着清静的生活。这里,诗人以“南山四老人”来代表社会上正直长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写诗人在隐居深山中的心境。前二句写自己因年事已高而鬓发早白,身体渐衰,但仍保持健康体魄,不为穷困所困扰。后二句写自己虽受人讥笑,仍得南山四叟的庇护。“身如麋鹿”暗含作者自己希望摆脱尘世,入山修道的愿望;“赖有南山四老人”四字,则表现了诗人对那些能够给予他精神支持和慰藉的人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洋溢着一股超然物外的清旷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