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徵。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组诗作品,创作于公元675年。该诗借咏物叙事抒写作者的种种感怀,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读:
微月生西海:月亮从西方升起,暗示着夜晚的到来和寂静的氛围。
幽阳始代升:幽暗的太阳开始升起,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圆光正东满:东方的月光圆满明亮,代表着公正和光明。
阴魄已朝凝:阴魂已经消散,不再存在。
太极生天地:太极(阴阳)创造了天地万物。
三元更废兴:三才——天、地、人——的秩序被颠覆。
至精谅斯在:最高的精华仍然存在,只是暂时被隐藏或者遗忘了。
三五谁能徵:五方(东、南、西、北、中)和三数(一、二、三)的规律无法被证明或验证。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象征性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以及他对个人命运和国家未来深深的忧虑。这首诗不仅是陈子昂政治理想的体现,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位文人在动荡时期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