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鲲鱼梦南国,苕阳水高迷渡头。
故山秋风忆归去,白云又被王孙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识记一些古诗词名篇佳作。

“日夕”句——傍晚时分,我梦见自己正遨游在南国的天空里;“苕阳”二句——秋天的苕溪水高得连渡船都看不见了:故乡的山峦秋风萧瑟,让我想到要回去;“王孙”句——白云又遮住了我的去路,留不住我的归心。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官后,他思念家乡和亲人,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前两句写梦,用鲲鹏比喻诗人,说诗人在梦中飞向南国;第三句写秋景,用苕溪水高来衬托诗人归乡无路的心情。最后两句用典,王孙指晋时王导,他任会稽内史,有“白首下西州”的故事,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答案】

译文:

日落黄昏时分,我梦见自己正遨游在南方的天空里;秋天的苕溪水高得连渡船都看不见了。

故乡的山峦秋风萧瑟,让我想到要回去;白云又被王孙所留。

赏析:

首句“日夕”,即傍晚时分,诗人以梦境的形式写自己的归乡之情。第二句“梦南国”,以鲲鹏比喻诗人,说自己正在做梦,飞到了遥远的南方。“南国”既指遥远的南方,也暗含着诗人被贬谪之地的南方。第三句“苕阳水高迷渡头”,写秋天的苕溪水涨得很高,连渡船都看不见了,这是诗人想象中的实景。第四句“故山秋风忆归去”,写诗人站在渡船上,眺望着远山,想起了故乡的山峦,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凉之感。“故山”,代指南方的故乡。“秋风”,点明季节。

尾联“王孙”句用典。王导是东晋名臣,历任会稽内史等职,曾为谢安所重,其弟王修曾任广州刺史,因功封侯,死后葬于始兴(今广东韶关),后人称他为王家王修。这里的“王孙”指的是王修。王修在建兴元年(253年)去世,所以此处用王修自比,表示自己像王修一样被留滞在南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