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
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记穷荒骨。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
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

关山月

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

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记穷荒骨。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

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

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它通过对戍边将士与家乡妻室之间深切思念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也展现了他对人民苦难的同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李白成功地将这种深刻的情感融入诗歌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尽管面临艰难困苦,但仍然坚信正义和美好终将到来。

注释:

  • 昔年嫖姚护羌月:昔日,一位名为嫖姚的将领,他守护着羌族的边疆。这里的“羌”是指古代的一个民族,而“月”则暗指那个特定的夜晚。这两句诗通过回忆过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那位英雄将领的敬仰。
  • 今照嫖姚双鬓雪:如今,那位名叫嫖姚的将领已白发苍苍,如同两鬓的雪一般。这里的“双鬓雪”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在将军脸上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 青冢曾无尺寸归:青冢,即坟墓被青草覆盖的景象,常常用于形容长眠不归之地。这里诗人提到青冢,可能是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悼,或是在回忆那些无法归来的英雄。
  • 锦书多记穷荒骨:锦书中充满了家人的思念与嘱托。而“穷荒骨”则可能指的是边疆战士在外征战多年后,归来时所带回的战利品或战友的遗骸。这些珍贵的纪念物承载着战士们的牺牲和荣耀,同时也是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 百战金疮体沙碛: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战士身上布满了伤疤。这些金疮是他们身体上的象征,也是他们勇敢与坚韧的证明。而“体沙碛”则让人联想到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 乡心一片悬秋碧:远在他乡的诗人心中始终装着故乡的一草一木。这里的“秋碧”可以理解为秋天的颜色,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挂念。这种乡愁是深沉而持久的,它不仅仅是季节的象征,更是心灵深处的情感寄托。
  • 汉城应期破镜时:想象中的汉城即将在破晓时分被新月照亮。这里的“应期”表示未来即将到来的时刻,而“破镜时”则寓意着新的开始或是变革的到来。这样的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哲理,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万物的更迭。
  • 胡尘万里婵娟隔:遥远的边疆上,胡人的烟尘与月光相隔。这里的“胡尘”指的是边疆上的胡人,他们的存在给当地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而“婵娟”则是明亮的月光,两者相隔形成了一幅壮丽却凄凉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关切以及对于和平的向往。
  • 度碛冲云朔风起:穿越沙漠,冲破云层,朔风呼啸而来。这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景象,展现了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而“朔风起”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威严,同时也暗示了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持前行的决心和勇气。
  • 边笳欲晚生青珥:傍晚时分,边塞传来悠扬的笳声。这声音仿佛带着历史的回响,让人不禁想起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而“青珥”则是一种古代的饰物,用来形容边塞士兵的装束和身份。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
  • 陇上横吹霜色刀:陇山上横吹的乐器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的“霜色刀”可以想象为一种冷冽而锋利的武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性的元素。这样的描述既富有画面感又富有想象力,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凛冽之气扑面而来。
  • 何年断得匈奴臂:何时才能斩断匈奴的右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期望以及对敌人的仇恨。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担忧,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是贯穿全诗的重要主题之一。

译文:

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
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记穷荒骨。
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
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
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

诗句释义:

  1. 昔年嫖姚护羌月:昔日,有一位名为嫖姚的将领,他守护着羌族的边疆,如同明亮的月光守护着黑夜。这里的“嫖姚”指的是一个英勇的将领,他的名字在历史上留有光辉的印记。而“护羌月”则意味着这位将领在保卫边疆时,如同守护着一轮明月,为人们带来安宁和光明。

  2. 今照嫖姚双鬓雪:如今,这位名叫嫖姚的将军已经满头白发,犹如两鬓间的雪花般洁白。这里的“双鬓雪”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在老人脸上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3. 青冢曾无尺寸归:青冢之下,曾经埋葬了无数英雄的身躯,但他们的归来却从未留下任何痕迹。这里的“青冢”通常用来指代阵亡将士的墓地,而“无尺寸归”则表达了对这些英雄的深深缅怀之情。他们的故事和牺牲将被后人铭记,永远传唱。

  4. 锦书多记穷荒骨:在漫长的征战中,士兵们常常收到家人寄来的书信,里面装满了他们的思念和叮嘱。而“穷荒骨”则代表了战场上的牺牲和奉献,这些宝贵的纪念物不仅是对战士们英勇斗争的认可,更是对和平与安宁的追求和期盼。

  5. 百战金疮体沙碛:在无数的战斗里,战士们的身上布满了伤痕累累的金疮。这些伤口是他们勇敢作战的结果,也是他们坚强意志的象征。而“体沙碛”则让人联想到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6. 乡心一片悬秋碧:无论身在何处,诗人的心总是紧紧系着故乡的土地和亲人的笑容。这里的“秋碧”可以理解为秋天的颜色,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挂念。他的心就像秋天一样宽广而深远,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那份牵挂和温暖。

  7. 汉城应期破镜时:设想中的汉城将在破晓时分被新月照亮,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时刻。“应期”表示未来将如期而至,而“破镜时”则寓意着新生活的开始或变革的到来。这里的“汉城”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代表着繁荣和安定的时代。

  8. 胡尘万里婵娟隔:遥远的边陲之上,胡人的烟尘如同一层薄雾般遮挡住了月亮的光芒。这里的“胡尘”指的是边疆上的胡人,他们的存在给当地带来了不稳定的影响。而“婵娟”则是明亮的月光,两者相隔形成了一幅壮丽却凄凉的画面。这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关注,也透露出他对和平的向往。

  9. 度碛冲云朔风起:穿越沙漠的道路艰险而漫长,途中不时会遇到狂风暴雪的考验。这里的“碛”指的是沙石堆积的地区,而“度”则表示穿越。而“冲云朔风起”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和不可抗拒的趋势。这里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

  10. 边笳欲晚生青珥:傍晚时分,边塞传来悠扬的笳声,这是士兵们在结束一天辛勤劳作后的一种休息方式。这里的“边笳”指的是边疆地区特有的军乐声,它既是军队纪律的象征也是一种鼓舞士气的手段。而“青珥”则是一种古代的饰物,常用来装饰战士的服饰或武器。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

  11. 陇上横吹霜色刀:陇山上横吹的乐器发出清脆的声音,这种乐器的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响亮。这里的“霜色刀”可以想象为一种寒冷而锋利的武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性的元素。这样的描述既富有画面感又富有想象力,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凛冽之气扑面而来。这种独特的乐器和声音的结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