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坟秋陌上,霜露正霏霏。
松柏自成拱,苫庐长不归。
浮埃积蓬鬓,流血在麻衣。
何必曾参传,千年至行稀。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荒坟秋陌上,霜露正霏霏。
- 注释: 描述墓地荒废且在秋季,周围被露水和寒霜覆盖的景象。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个凄凉、萧瑟的秋日景象,通过“荒坟”和“秋陌”这两个元素强化了场景的孤独和荒芜感。
- 松柏自成拱,苫庐长不归。
- 注释: 墓地四周生长着松树和柏树,而那简陋的茅草屋(通常用来存放棺材)却无人居住。
- 赏析: 这两句通过对比增强了墓地的荒凉之感。松柏象征着永恒,而茅屋则代表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浮埃积蓬鬓,流血在麻衣。
- 注释: 尘埃堆积如山,头发因岁月而稀疏;身上有血迹,可能指代了某种牺牲或苦难。
- 赏析: 此句深化了对墓地主人命运的理解,表达了一种悲伤和无奈的情感。
- 何必曾参传,千年至行稀。
- 注释: 提到曾参的故事,意指曾参的高尚行为,但在这个场景中似乎并不需要如此崇高的行为。同时表达出即便有高尚的行为,其罕见性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 赏析: 这反映了一种对生死循环、道德标准以及人类行为的反思。诗中通过提及曾参,暗示了对道德行为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总结: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一个墓地及其主人的哀思与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命运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道德追求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是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来反映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和道德价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