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山下松,森沈翠盖烟。龟鳞犀甲锁支体,泉声雨脚洗春风。
深碧麈尾扫冥蒙,浅黄龙腹盘穹崇。拿天攫地数千尺,恐作云雨归维嵩。
维嵩成大厦,莫遣邂逅逢樵者。

【注释】

森沈:树木茂盛的样子。翠盖:绿色的车盖。龟鳞:龟甲的纹理,这里指松树的鳞状叶。犀甲:象鼻山的山形像一只犀牛的甲,因此称。支体:身体。泉声:泉水的声音。雨脚:雨水落下时形成的涟漪。冥蒙:昏暗模糊。麈尾:一种长毛的马尾。深碧:指深绿色的尘土。浅黄:指黄色的泥土。龙腹:像龙一样的大肚子。拿天攫地:形容气势雄伟。数千尺:形容极高。云雨:指云雾和雨水。维嵩: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大厦:高大的建筑,这里比喻高山。邂逅:不期而遇。樵者:打柴的人。莫遣:不要让它。

【赏析】

《古松歌》以写松为主,兼及其他自然景物。诗的开头两句,写松树生长环境。“山上山下”,说明松树生长的地方;“森沈翠盖烟”,描绘松树苍翠、浓密,遮天蔽日的景象。接着,诗人把注意力集中到松树本身上来。“龟鳞犀甲锁支体”,“龟鳞”是指松针排列紧密,如龟甲一样;“犀甲”是指松树树干粗壮如犀牛角一般坚硬;“锁支体”,是说松树的枝叶紧紧地包裹住它的身躯。这两句既突出了松树的形体,也写出了它生命力的顽强。“泉声雨脚洗春风。”这是说松树在风和雨中茁壮成长,春雨滋润着它们,使它们更加茁壮。“深碧麈尾扫冥蒙,浅黄龙腹盘穹崇。”“深碧”指的是深绿色尘土,“麈尾”即马尾,用来形容尘埃的颜色;“冥蒙”是指阴暗的天空,用来形容尘土的浓重。“浅黄龙腹盘穹崇”。“龙腹”是指像龙一样的大肚子。这两句既形象地刻画出松树在风尘中巍然耸立的姿态,又表现了它们的生命力之强。

第三联进一步写松树的形象。“拿天攫地数千尺,恐作云雨归维嵩”。意思是说松树高高耸立,好像要抓住天空、抓住大地一样。“恐作云雨归维嵩”,意思是说恐怕会引来云雨,回到华山(嵩山)去。这两句既表现出松树的雄壮,又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诗人以景结情。“维嵩成大厦,莫遣邂逅逢樵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华山成了一座高楼大厦,千万不要让打柴的人偶然遇到它。诗人以华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之情。

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描写松树的形象,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以及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音乐感,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