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宛如丝柳,含黄一望新。
未成沟上暗,且向日边春。
袅娜方遮水,低迷欲醉人。
托空芳郁郁,逐溜影鳞鳞。
弄水滋宵露,垂枝染夕尘。
夹堤连太液,还似映天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原诗的基本思想;然后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进而概括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对诗歌进行赏析。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春天来到小苑,站在池边远望。
宛宛如丝柳,含黄一望新。
宛宛如丝般柔美的柳条,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动人。
未成沟上暗,且向日边春。
尚未长成的柳枝,在日头光里却已变得分外娇艳。
袅娜方遮水,低迷欲醉人。
柳枝婀娜地垂下来,遮住了水面,柳枝低垂,好像要沉醉于水中。
托空芳郁郁,逐溜影鳞鳞。
柳树枝干托起花朵,随着流水飘动,像鱼鳞一般。
弄水滋宵露,垂枝染夕尘。
柳树枝叶轻拂水面,沾湿了夜晚的露水,柳枝垂落下来,染上了傍晚的尘埃。
夹堤连太液,还似映天津。
柳树夹着小道堤岸,就像映照在太液池的水面上一样。
【答案】
这首诗写春日里小苑中宫池岸边的柳色。首句“宛宛如丝柳”点明春景,次句“含黄一望新”则描绘了柳色的鲜嫩,第三句“未成”是承上启下的过渡词,说明柳枝尚未完全长成,第四句“且向”与前句相对应,说明柳枝虽然还未长成但已经非常美丽。第五至七句写柳枝随风摇曳,柳枝遮水、柳枝垂地的景象,写出了柳枝的柔美、轻盈。最后两句写柳枝随水流而动,随风飘荡,犹如鱼儿在水中游弋,也像鸟儿在空中飞舞。全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柳的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春柳的喜爱之情。